贯说道:
“一甫兄听说了吗?这《商报》可是雇佣了十五名编辑,还有专门的采访局,就给《商报》专门写稿子。”
罗万化说道:
“《乐府新报》也有采风使。”
“那他们每个月都能稳定供稿吗?”
罗万化摇头。
沈一贯说道:
“要我说,一甫兄这报社也该扩编了。”
罗万化想了想,最后还是认同了沈一贯的说法。
报纸竞争日趋激烈。
《乐府新报》占了先发优势,又有《西游记》连载积累的读者。
如今《西游记》虽然完结,但是苏泽偶尔会写上一个《聊斋》的小故事。
再加上《乐府新报》的新闻算是官方新闻,拥有可信度,所以销量一直保持在稳定。
但也只是稳定而已。
《商报》设在直沽,另辟蹊径,正好为了满足大明读书人对海外的好奇心,专门搜集各类的海外新闻。
而且比起《乐府新报》的海国图志这类的严肃科普版面,《商报》更喜欢刊登的是海外异闻。
比如奥斯曼国主的养蛊继承法,又比如欧陆王室之间的近亲**。
这些新闻迎合了读书人对于海外蛮夷的“刻板印象”,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商报》为此还专门成立了采访局,招募能说番邦语言的读书人,守着直沽港的外国船员采访,专门刊登这类的新闻。
《商报》有自己的路子,别的报纸也有新路。
《新君子报》立足于江南大本营,充分利用了江南文风昌盛的优势,在松江府的上海县设立编辑部。
《新君子报》拿出丰厚的稿酬,向江南的读书人征稿。
重赏之下,自然也出现了优秀作品。
乌程凌氏的家主凌迪知,是嘉靖丙辰科的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后得罪权贵,一路被贬官,因性刚直,与僚友多不和,最后辞官回家。
乌程凌氏是湖州有名的望族,家中有一座藏书楼,凌迪知结合楼中的宋代民间书籍,最后汇编创作了一系列的中短篇故事。
《新君子报》以《拍案惊奇》为名,连载了这些作品,其中包含了古代传说、僧道俗事,其中还包含了不少艳情故事,刊发之后广受欢迎。
当然,这些故事也遭到读书人的反对,说《新君子报》以君子为名,却刊登有伤风化的文章。
《新君子报》于是又作删改,将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