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措施的土壤,你为什么在理光没搞这个?”
江林涛想了一下说道:
“海螺现在比理光还贫困啊,您怎么说理光更适合呢,若不是有些人不想戴上贫困县的帽子,我早已经着手申请国家级得贫困县……”
“呵呵,你这小家伙少给我来这一套,我看了一下,海螺即便是被折腾得够惨,生生把一个富裕县搞成这个样子,令人心痛,但是不管怎么说,海螺农村还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情况还是要比理光好一点。”
江林涛知道何主任说的是事情,海螺毕竟地理条件要比理光好,再在这上面和何主任纠缠没意思,于是想了一下说道:
“我在理光还没来得及实施这一步就调到了海螺了,理光和海螺不一样,理光农村在观念等上面比海螺落后,他们原来还是局限于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想再粮食上出效益,所以我要做的首先是要让他们能够认识到搞农副业的重要『性』和效益,然后搞这样的互助资金才有效果。
“说实话,我在理光搞的是先给理光的农村老百姓补课,理光过去扶贫,在发展生产往往是一次『性』的,扶贫开发一阵风过去之后,一些措施就自生自灭,使改变贫困面貌的初衷难以为继。其实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造血式的扶贫,能够持续的周转使用,而且海螺还有一个最现实的环境摆在这里,就是农民们刚刚因为『政府』组织海狸鼠狠狠伤了一次心,『政府』再搞一些上面产业扶持等等的,老百姓肯定是不会同意……”
何主任点点头:
“过去我们搞过扶贫联合体和党员干部亲友帮扶,因为组织形式松散、利益联结单一,没有真正解决组织化扶贫问题。我看这样的形式不仅解决了组织化扶贫难题,而且解决了扶贫资金扶真贫的难题。互助资金是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贷款难、难贷款的一种好形式,大多数农民想发展,但是缺资金。尤其是小户发展产业的愿望还是很迫切的。互助资金运行好的话,就能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原先扶贫,给个三百五百,一花就没了,该贫苦还是继续贫困,还是这个实惠。只要信誉好,能按时还,就可以经常借,能解决燃眉之急,我看这互助资金星火虽小,却点燃了贫困村农民的致富渴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生产筹资难题。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何主任点点头,想了一会才继续说道:
“不过,有这么多好处,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你考虑到没有?就是你把资金直接拨到村,由村民自己管理,能否管理得好?会不会被村民们分掉打了水漂?”
江林涛点点头:
“这实际上也是我最担心的,这涉及到几个问题,要对参与管理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等等工作必须要做,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金的安全问题,这是最根本的核心问题。
互助资金只能发放给本村村民,信贷信息透明,有利于协会在贷前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同时五户自愿组成一个联保小组,最多只能三户贷款,两户担保,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有利于资金的回收;而且协会和监事会的领导成员为民主选举产生,一般具有较高的威望和责任心,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互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并且在制度上也进行了必要的规范,互助资金实行专款专户、统一建账、统一报表,由协会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互助资金专户,实行审查、审批与资金管理相分离,确保资金封闭运行。并实行借款人、审批人和资金管理人三者分离,以规避互助资金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避免出现呆账、坏账损失。
虽然有这些措施,但是现在互助资金才刚刚开始,即便是有弊端,它的弊端还没有暴『露』出来。最起码得运行一两个周期才能知道还有那些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我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后面的很多工作还是要继续跟进。
至于您说的分掉了,这个我早就想到了。这‘互助资金’实际上是『政府』帮他们开的‘自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