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平阳赋

关灯
护眼
第752章 该来的不曾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都是为织造局开的。哪一天,织造局要是不需要沈某,一脚踹了下官,下官粗茶淡饭,照旧能活。”

“哈哈,沈大人是说笑了,”

杨公公养抬高嗓音,看来,沈万和心中有着担忧啊,

“就算杂家真想踹了你,可是朝廷的织造局,少不了你沈万和,好好干,干的好了,有赏,干得不好,沈大人心中有数,”

“杨公公放心,只要朝廷需要,沈某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沈万和脸色一正,自然知道杨公公话中的意思,干得好有赏赐,干得不好,那自是有惩戒,惩罚有重有轻,需要自己掂量,至于怎么是好,织造局产出的是绫罗绸缎,那不就是银子吗,

杨公公点点头,沈万和还算是个知趣的人,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做到江南首富之位,人还能差了,索性开门见山的,就把织造局最为紧要的事说出来,

“好,既然如此,闲话少许,贾知府,马通判,你们二人也要好好听着,此事,事关重大,也是杂家来江南的意思,不管何人,要是挡着朝廷的路子,那可就别怪杂家不客气了,”

贾雨村三人听了,心中凌然,想起景大人在江南彻查田亩计数的事,虽然还没动手,但是调子定下,也只能前行了,赶紧起身,回道;

“杨公公哪里的话,只要是朝廷需要,我等必然竭尽所能,为朝廷,和陛下分忧,”

“好,”

杨公公大赞了一声,看着眼前的三人,心中就有数了,要想推行“改田为桑”的事,靠着景大人强硬手段,是不行的,还要有两手准备,俗话说先礼后兵,以柔克刚,现在金陵实行,只要金陵一动,江南各地,谁敢再阻拦,这第一步,是最难的。

“杂家也不废话,说正天吧,到了江南,老祖宗可是交代了,从工部运来的织机总数,加上原有的,织造局的织机要保持一万之数,那产的锦布丝绸,可最低要翻一翻,所以,生丝是关键。”

这话一出口,就有些冷场,景大人改田为桑,处处受阻,不得已来个清查田亩之数,虽然查的清楚了,可是改田为桑的风声是出去了,却没个动静,

想要增加生丝,就需要养蚕,蚕要吃桑叶,这无解啊,庄大人是明摆着反对的,让大人调离呢,

贾雨村心中存疑,拐弯抹角问询一番,

“杨公公别着急,朝廷的事,我等竭尽所能,但是人微言轻,知府衙门能配合的,公公尽管吩咐,可是景大人来了这么久,也不见动静,只是听说布政使衙门传出话,想要江南安稳,一地官府,两个意思,我等实属无奈。”

“是啊,杨公公,中丞大人都不敢擅自动手,要是咱们出手过猛,这干系,可就是太重了,”

马广诚感触颇深,本以为景大人到了,能有一番作为,自己也有可以博个前程,谁知庄大人的反应竟然那么大,有不少官吏都被撤职查办,其他人在想担子压肩一头重,那就要好好想想了,

“嗯,说的都在理,庄大人啊,是个好官,可惜看不到前路,也只能这样了,尔等是为朝廷效力,在其位谋其政,何故多想,”

杨公公笑了笑,并未回答其中缘由庄大人不懂,不仅是因为东王府,还是因为吏部尚书卢阁老,江南一句一句动,怎么会瞒住他,现如今,朝堂文官也不是两派相争之局,反而是三足鼎立局面,李党不甘寂寞,再加上勋贵在里面搅合,京城朝居怕是难了。

沈万和坐在一侧,一直聆听几位大人的话语,算是明白了官场这边的态度,织造局想要增加丝绸锦布产量,就需要增加生丝供应,说到底,还是改田为桑的事,织造局再有本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换谁来,都不能凭空变出来,也不知道朝廷为何这样着急。

“杨公公,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下官也不拿捏,想要绸缎锦布,就需要生丝,就是要增加桑叶产量,所以景大人的事,就不能不做,但是,江南百姓也需要吃饭,这些都是矛盾,”

说着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