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肯定是要服务好的,协助黄杰走完代买流程,又帮着装进餐箱。
蒸饺店的生意可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就是烤鸭店的附属店,老板最看中的是烤鸭生意,客人都是来吃烤鸭的,就是点蒸饺也是尝尝鲜。
现在蒸饺就是主营,店面比原来的烤鸭店还要大,不仅提供十多种馅料的蒸饺,还提供十多种低价粥。
价格低可不意味着品质不好,所有粥都是现熬的,客户透过玻璃窗就能看到,那是完全没有添加乱七八糟的东西。
在客户眼里那是比连锁的品牌粥店还要好喝,还要货真价实。
在原来的计划中,粥只是引流品,现在好嘛,现在粥的生意比蒸饺还要好。
当然这肯定和粥的价格有关,但无论如何粥都是赢利的,更是给蒸饺店快速带来了人气,蒸饺的销量那肯定是没的说。
跑过西三旗桥附近,黄杰又到一家地下便利店取货,别看这家便利店在阴暗潮湿的地下三楼,可生意火到爆,同时以不同的店名在三家平台上线,24小时营业。
五百多平米的地下三层地下室,除了一个货梯,连电梯都没有,骑手取货都要步行下三楼,租金还没有普通的小便利店高,可他的经营品类比超大型的超市还多。
成本就是低廉的租金和几个从农村带过来的分拣员,当然最大的成本是平台的费用和配送费。
挣不挣钱不好说,但生意是真的好,三家平台的骑手,要是没有超过接单十分钟后过来,都是要排队取货。
这种店其实挺多的,只是他们不对普通消费者营业,所以哪怕同一个小区,这里的居民都不会知道这种店的存在。
客户订的是一百根雪糕、一箱冰啤酒,黄杰到的时候,已经打包好放进门口的冰柜里。
黄杰熟门熟路的取货,临走刚点了取货,还有小伙叮嘱黄杰雪糕要放进餐箱,不然路远容易化掉。
静止空间在手,黄杰从来没让一个顾客的餐品凉过或是冻品化过,可以说空间就是外卖员的神器,不用来送外卖都实在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