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双方直接撞在了一起,一番短兵相,其实也没打上多久,胡人「百骑」部被凿穿后,项夏见好就收,又连忙带人撤出战场。
胡人见状又派了三个「百骑」从后方涌来,不断追逐袭扰着逃走的项夏。
但牛羊阻路,他们不得不先驱赶,然后等人跑到浅谷第一块区域时,又遭遇了项秋当头攒射。
就这样,依托牛羊的组织的「障碍物」。
一方防守,一方进攻,双方在浅谷内来回拉扯。
胡人则是派出了兵力尽量进行疏散,以免牛羊暴动,引起类似于「火牛阵」般的混乱局面。
三郎则以添油战术填充着兵力,不断更换百人队加以骚扰偷袭,并且让这些善骑射的「轻骑」逐渐暴露在胡人的眼中。
一个时辰后,牛羊大多数被驱离山谷,赫赫部也终于摸清楚了,盘踞在浅谷内的这伙敌人的大致数量。
准确的消息被送到了后方的大纛之下。
不久后,总攻的号角响起。
数千骑兵共分成了六个骑兵群,每个骑兵群600-800人不等,其中四个骑兵群作为突击主力,两侧各有一个骑兵群犄为侧翼,并且以扇形攻势开展了集团前压,用缓慢行军的方式逐渐压缩对方的战略空间。
没有直接冲锋的原因是在节省马力,浅谷虽然比两侧的山头要低洼,但和谷口外的草原相比还是要高上一些的,起码也有10左右的坡度。
更何况战马不可能一直保持冲锋状态。
冲锋列阵的初始间距一般在300-800米之间,最佳冲锋距离也只有200米左右。
毕竟,若是隔着好几里地就开始集团冲锋,等骑兵群冲到敌人面前的时候马腿早就软了。
还打什麽仗?
乾脆洗好脖子让对方砍得了。
因此,均速递进,然后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点点压缩对方的空间,最后再进行决定胜负的冲锋是常用的军事手段。
与此同时,各带百人队的项秋和项雾紧急撤回营寨换马,补充箭矢后各自散开,继续前出骚扰延迟对方的进攻时间。
不久后,项秋的百人队亦有人中箭受伤。
毕竟,胡人中也是有能拉硬弓的神射手的。
这些人就混在人群之中,专门暗中偷袭项秋部的骑射手,专攻鱼鳞甲的薄弱处,要不是鱼鳞甲质量极高,又因为弓箭射程等因素双方距离拉得也远,项秋的百人队说不定会造成减员。
哪怕这样,也引起了项秋的警惕,并且派人告知了另一队侧翼,小心对方隐藏在胡骑内的神射手的偷袭。
可对方大军压境,数千骑兵呈扇形一点点的压过来,就算他们在延迟对方的速度,半个时辰后,陈珂部的所有人也被挤压到了浅谷最深处的营帐内。
双方距离甚至已经不足800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