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关灯
护眼
第1567章 意外情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突厥营地之内,乱象纷呈,数股右武卫的精锐部队在夜色的掩蔽之下,如同暗夜中的利刃,迅猛地穿插而来。

秦景不是第一次执行夜袭任务,如何冲锋、杀人、甚至放火,流程早已熟稔于心。

可今夜率领队伍猛冲至突厥营地的外围时,一股异样的感觉悄然涌上心头,让他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

薛留紧跟在秦景身后,见到眼前的情景,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个词,“营啸!”

一个他曾经擦肩而过的地狱场景。

突厥人竟然自己杀起来了。

这样的场景,对于任何一位将领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远程奔袭而来的右武卫部队,难以骤然停下。

秦景果断地指挥队伍在突厥营地外围绕了一个大圈,然后迅撤离。

同时命令军士鸣金,向其他部队传达信号。

急促而有力的鸣金声,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刺耳。

位于北面的全永思出击的节奏慢一拍,尚未抵达预定的攻击位置。

此时听闻鸣金声音,心中不由得一紧,第一反应是突厥人设陷阱,导致左厢军出撤离命令。

出于对秦景的信任,全永思狠狠望一眼近在眼前突厥营盘,万分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地率领部队撤离。

此时,第二炉爆米花开炉了!

夜色静谧,吕元正隐约听闻预料中的喊杀声,但不过片刻,便被更刺耳的鸣金声所取代。

卢照耳目灵敏,“是左厢军的方向。”

温茂瑞一手抚着有些躁动的坐骑,眉头紧皱,“突厥人懂南衙的号角?”

卢照侧耳倾听,仔细分辨着鸣金的节奏,“响过两次,有序。”

不像是故布疑阵的做法。

好在秦景派回来报信的军士及时赶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禀诸位将军,突厥营啸。

秦将军不敢深入,还请示下,接下来如何处置?”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以勇猛果敢着称的秦景,竟会与“不敢”

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

碰上营啸这种事,任谁都不敢上前。

段晓棠虽然将右武卫的军士调教得极好,炸营的几率极低,但谁都不敢保证绝不会生。

营啸,最可怕的就是它不分敌我的“感染力”

吕元正听到这个消息,头皮不由得麻。

他从军多年,从未经历过营啸这种恐怖的场景。

好在“大将之风”

深入骨髓,面上绷得住,好在前不久陈仓事变中一个不知名的小都尉,灵光一现找到应对办法……

吕元正深吸一口气,冷静地吩咐道:“段二引兵向东,俊江去西,仲行回兵守南边,我亲自守着北边。”

“靠近者格杀勿论!”

草原四路开阔,但只要方向守对了,就少有漏网之鱼。

如今右武卫无法派出斥候探查突厥人营啸的具体情况和波及范围,四路大军只能严阵以待,静观其变。

不出意外,四个方向上,四支队伍,四位将领的位置都在第一排。

既是就近观察形势,又是给身后的军士做出表率。

段晓棠隔岸观火,听着远处的营盘里喊杀声阵阵,时不时夹杂着马嘶牛哞羊咩,那叫一个乱。

段晓棠断定营盘中尚有为数不少的清醒者,只是他们能否挣脱桎梏,将营地内的乱象镇压下去,还是未知数。

更何况,不远处还有右武卫的兵马在虎视眈眈。

一难接一难,难!

难!

难!

哪怕经过陈仓变乱的人,看到眼前这一幕,亦不免心惊胆战。

当夜他们不曾直面冯翊郡兵的混乱之像,全是封文斌率领扶风郡兵扛过去。

唐高卓心有戚戚然,“怎么能让他们安静下来?”

孙昌安提议,“要不给他们唱点突厥歌谣,耳熟能详的那种。”

先不说右武卫会不会唱突厥歌谣,更重要的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