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同志,打扰你们工作了。”
沈青云满脸严肃的与他握手,随即说道:“咱们先去诉讼服务中心看看吧,我想了解下老百姓打官司方便不方便。”
林尚文自然是没有意见,便陪着沈青云走进诉讼服务中心,这里比检察院的服务中心更热闹,几十个窗口一字排开,分别办理立案、缴费、文书送达等业务。
每个窗口前都有座椅,供群众等候时休息,角落里还放着饮水机、老花镜和纸笔,细节做得很到位。
“沈书记,我们去年推进了智慧法院建设。”
林尚文指着墙上的电子屏,对沈青云介绍的“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在网上立案、提交证据、参与调解,不用跑法院就能办事。去年网上立案占比达到百分之八十,比前年提高了二十个百分点。”
一个工作人员正在指导一位老人用手机立案,老人戴着老花镜,手指有些颤抖,工作人员耐心地帮他输入信息:“大爷,您把原告和被告的姓名输进去,再上传起诉状和证据照片,提交就行了,后续有消息我们会给您打电话。”
沈青云走过去,笑着问老人:“大爷,网上立案方便吗?比来法院省事不?”
老人抬起头,看到沈青云,连忙点头:“方便!太方便了!我家住在郊区,来法院得坐两个小时公交,现在在家就能弄,省了好多事。这小伙子还耐心,教了我好几遍。”
沈青云对工作人员说:“做得好!咱们搞智慧法院,就是要让老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尤其是老年人,要多耐心指导,不能让他们觉得不会用手机就打不了官司。”
工作人员连忙应道:“沈书记您放心,我们每天都有专人在服务中心值班,专门帮老年人、残疾人这些特殊群体操作,保证他们能顺利立案。”
从诉讼服务中心出来,沈青云又去了调解室。
里面有一个调解小组正在工作,一对夫妻因为离婚财产分割吵架,调解员正耐心地劝着:“你们俩结婚这么多年,孩子都上高中了,有话好好说,财产可以商量着分,别让孩子受委屈。”
沈青云站在门口,没进去打扰,等调解结束后,才问调解员:“这种民事纠纷,调解成功率能到多少?调解成功后,老百姓还需要再去开庭吗?”
“去年民事纠纷调解成功率是百分之七十。”
调解员回答道:“调解成功后,我们会制作调解书,双方签字后就有法律效力,不用再开庭,既省时间又省成本。”
林尚文补充道:“沈书记,我们还跟社区、村委会合作,在基层设立了法官工作室,让法官下沉到一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比如德江市,去年基层法官工作室化解矛盾纠纷一千多件,相当于减少了一千多起诉讼案件。”
沈青云点点头:“这个做法好!调解优先、诉讼断后,既能减轻法院的办案压力,也能减少群众的诉累。西川是多民族地区,有些纠纷涉及民族习俗,基层法官工作室要多吸纳民族干部、乡贤参与调解,这样更容易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