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唐王朝

关灯
护眼
131 赵匡胤一统天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来,范质不顾生命危险,大声质问赵匡胤;匡胤流涕与语道:“我受世宗厚恩,被六军胁迫至此,惭负天地,奈何奈何!”

    见此情景,罗彦瓌厉声道:“我辈无主,今日愿奉点检为天子,如有人不肯从命,请试我剑!”说至此,即拔剑出鞘,露刃相向。

    此时被吓得面如土色的二号宰相王溥,随即跪拜起了赵匡胤,而范质则“颇诮让太祖,且不肯拜。”

    赵匡胤倒也不杀范质,导令入座,与商即位事宜。掌书记赵普在旁,便提出法尧禅舜四字作为证据,范质等只好相从。遂请匡胤诣崇元殿行受禅礼。一面宣召百官,待至日晡,始见百官齐集。仓猝中未得禅诏,偏翰林学士陶谷早已预备,从袖中取出一纸,充作禅位诏书。制曰:

    天生庶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而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禀上圣之资,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簏,东征西怨,厥绩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歌讼狱,归于至仁。应天顺人,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只畏天命。

    读诏已毕,宣徽使引匡胤就庭,北面听受,宰相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群臣朝贺。改周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后人有诗叹曰:

    弄楯牵车挽鼓催,

    不知门外倒戈回。

    荒坟断陇才三尺,

    犹认房陵平伏来。

    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奉周恭帝为郑王,封弟光义为殿前都虞侯,封赵普为枢密直学士。立太庙,追其祖考为帝,尊母杜氏为皇太后。所有内外官吏,均加官进爵有差。追赠韩通为中书令,并且按照礼节厚葬了韩通。并拟加王彦升罪状,经百官代为乞恩,方得宥免。【擅杀一家,尚堪恩宥么?说不定就是受其指使。后来赵匡胤巡幸开宝寺的时候,见到寺庙里的墙壁上有韩通及其儿子的画像后令人将其抹去。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匡胤对韩通还是耿耿于怀的】。

    那么,韩通之死,是不是个意外呢?

    不是。

    首先,赵匡胤已然掌控了局面。

    当时,宰相范质与王溥尚未退朝,听闻兵变,二人相视大惊,范质说:“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

    由此可见,在赵匡胤攻入长安之后,很快就掌握了局势。即便是宰相,也无力反抗。

    其次,韩通逃回家也无用。

    当时,韩通从皇宫逃脱之后,并非是跑去军营,而是逃回家中。史料说他是想召集兵马,试图反抗。韩通家中根本就没有兵马,王彦升带一小队兵马就把韩通全家老小都杀了。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韩通是周世宗的铁杆心腹,是赵匡胤的政敌,因此,韩通必须死。

   &nbs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