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陈家志淡淡的笑道:“货也看了,采收标准和规格也和你们说了,接受不了价格的老板就只能对不住了,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那人拱了拱手,真走了,跟着又走了两三名收购商。
陈家志也不甚在意,好歹也留下了两位收购商,其中之一就是来自西安的江辉,还有一位是在成都做蔬菜生意的向斌。
“江总,向总,如果能接受,我们就继续往下谈了?”
江辉沉吟道:“陈老板,谈当然可以谈,但合作期得签长一点,大棚里的菜上市期间都得优先卖给我。”
“我也是同样的条件。”向斌跟着说:“如果不是有大棚的预期,8毛/斤的价格肯定接受不了。”
现在元谋的菜多,但再过两个月可就少了,届时大棚菜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陈家志也了解这一点。
“我这个人最讲诚信,只要价格随行就市,肯定会优先卖给你们。”
“行,那就签约吧。”
8毛/斤的价格不算低,省去了批发市场中间商赚差价,由基地直接组织发货。
对收购方来说,也得到了品质更统一的蔬菜,等露天菜少了后,仍然有一稳定货源,长远来说也不亏。
前提是陈家志信守承诺。
江辉和向斌选择了相信他,就算陈家志毁约,他们也只是少赚钱。
而走了的收购商大概是持有少赚就等于亏钱观点的那批人。
签合同,付定金,双方都是爽快人,流程走得很快。
晚上陈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