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陈家志也把杂交种的事放在了心上,现在菜心还少有杂交种,不过未来很常见。
他想到了张桦在研究的尖叶菜心。
除了代繁种,等政策放开了,还可以从科研院所购买品种授权进入种子领域,不一定要完全自行育种。
或许还可以和科研院校合作?
结束通话后,陈家志也没有再上楼顶,而是下楼去了育苗大棚。
如今这10亩大棚用途多种多样,除了用于嫁接的科研,也是专用育苗场。
一盘盘展开了几片真叶的芥兰不断被工人运输到菜场移栽。
一亩大棚的芥兰苗大概可以移栽37~38亩,10亩大棚就算全部用于培育芥兰苗也不够400亩地移栽。
所以,空出来的棚经过消毒后,又立马进行播种。
除了芥兰,用于连州基地的黄瓜、茄子和番茄也会在第二批同时育苗。
其中还包括砧木。
所以10亩育苗大棚的任务也格外重,不停歇的运转也满足不了连州1000亩合作基地的用苗需求。
只能分开,一半在当地培育实生苗,一半在花城培育嫁接苗,再运输过去。
也刚好能形成更直观的对比,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
而且,因为要嫁接,等嫁接苗出圃时,大约是4月份,移栽时间比常规苗更晚,后期面临的气候也更恶劣,但也更能体现嫁接苗的抗性优势。
且夏季高温期菜价也明显更高。
对现有的几种嫁接组合在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