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前卫(第1/2页)
见到张征第一封信的秦香莲的心情是感动,待拿到张征最新写的第二封信的秦香莲的心情复杂,除却感动,还多了太多糟糕的心情。
张征知道自己的信没有安全的传递渠道,他克制地只在景祐元年写下一封陈情。
景祐二年,收到秦香莲的回信,有了传递的保障,张征才写下第二封。
张征无意熄灭秦香莲的信心和希望,所以他信照常是平和,详略得当,但内容却是如此令人痛恨。
澶州失地的民众逃亡,失地的豪强却强征暴敛,让那些在洪水中幸运地保全土地的民众,成为了新的佃农,土地和人都未曾幸免。
秦香莲问自己,到最后看到这样的结果,张征还有必要用尽一切阻止那些天灾吗?结果竟然是有必要的。
从来不能因噎废食。
张征显然也是一样的观点,他在澶州还遇到了一位与他有着同样目标的义士,可惜,对方非常厌恶道士,虽与他志同道合,却不与他为伍,道相同也不相为谋。
因为这种隔阂与成见,哪怕二人在澶州经常碰面,张征还是连对方的姓名都不知道,他在对方嘴里始终是神棍,就连他医治疫民,拿出药方,也被认为是骗子招揽人心的手段。
灾后有疫,几乎是一定的事情。
秦香莲便很想关心张征是否身体健康,当张征为百姓奔波,她是否也可以为张征做些什么。
除了秦香莲,张征这回,也给道观和秦老头分别写了信。
秦香莲没有隐瞒秦老头的身体情况,或许张征会想回来再见见秦老头,她不想让张征拥有这样的遗憾,但张征比她想象的还要洒脱。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