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但那份互相守护之决心,却仍然灼烧着黄沙下的魂骨。
】
看着这些文字,李世民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手狠狠攥住,痛到痉挛。
他不敢相信,他无法相信,未来的大唐,他引以为傲的大唐,在未来竟会如此辜负自己的子民!
洪钰……他怀揣着最后的希望,在异国他乡苦熬四十余载,归来时,换来的却是故国的铁鞭与牢笼。
那该是何等的绝望!
何等的不甘!
何等的委屈!
而那些军民,那些大唐的军民们!
他们在安西苦苦支撑了数十年!
他们,从青丝熬到白,守着那座孤零零的驿站,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曾等来大唐的援军!
大唐,让他们却失望了啊!
无尽的悲痛与愤怒,如火山般在李世民的胸中爆,他再也控制不住,先是低声呜咽,随即化作了痛彻心扉的大哭。
(李今越家的隔音很好,不用担心吵醒小兕子。
)
“李隆基——!”
“你这个孽障!
你看看!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
你让大唐负了多少人!
负了多少人啊!
!
!”
李今越看着身旁几近崩溃的李世民,心中亦是酸楚,不由得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安史之乱后,安西军多次派出使者试图与唐朝中央联系,虽具体人数未明确记载,但这些使者通常只有少数人成功抵达长安。”
“后来,吐蕃封锁愈严密,安西军的使者只能绕道回鹘,试图通过回鹘进入唐朝。
这一路线虽然能避开吐蕃的直接威胁,但路途遥远且充满风险。
许多信使在路上因环境恶劣或战乱而丧生。”
“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安西军才有一名驿使,在安西与中原断绝联系十余年后,成功抵达长安,向大唐汇报情况。”
听着李今越的讲述,天幕下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在那漫长的数十年间,又有多少个“洪钰”
,倒在了归乡的路上?而那些侥幸回到长安的求援的将士们,在得知大唐只能给予口头封赏,却无法派出半点实际援助后,心中又是何等的悲凉?
[北宋-易安居士-李清照:安西使者虽至长安,可彼时唐庭自身亦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除了口头嘉奖,实在无力支援。
每念及此,都令人痛心不已。
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