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愧难当。
他的兵,他的民,在那样无望的境地里,依旧坚持抵御着吐蕃的进攻,日夜盼着王师西来。
可那个孽障!
唐德宗!
竟然还想过要放弃他们!
若是那道旨意真的传到了西域,那些军民该会何等的寒心!
他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用生命守护的大唐!
那个孽障,就不怕寒了天下忠臣义士的心吗!
他如何对得起这些军民们数十年的付出!
“西域的将士们,完全有机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出路。
他们可以投降,换取一个安稳的下半生。
他们也可以像五胡乱华时期的乞活军一样,靠劫掠填饱肚子。”
“可他们没有。”
“他们守住了大唐最后的荣耀,选择了最艰难的守城。
他们没有援军,没有补给,更没有新的兵源可以补充。
他们每一次战斗,都会在多出几座新坟,每一次寒来暑往,都会在鬓角添上几根白。
而陪伴他们的,只有漫天的黄沙,和无休无止的厮杀。”
听着这样的描述,天幕下的人们早已是泪眼婆娑。
[太苦了,这样的日子,他们是怎么……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
[他们守住的不只是大唐的城池,更是大唐的风骨,是大唐的魂。
]
[没有援军,没有补给……我都不敢想,我真的不敢想他们当时该有多绝望。
]
“而安西军在这些年中亦是如此,就这么坚守着。
他们没有长安流通的货币,就自己铸币。
他们不知道在大历十四年,唐代宗就已经驾崩,更不知道大唐早已不再使用大历元宝。
他们还在使用着‘大历十五年’的年号,铸造着大历元宝。”
“直到建中二年,西域唐军的使者再次历尽艰险联系上唐庭,他们才知道,原来年号早已更迭。
于是,他们又铸造了建中通宝。
而这些钱币,也成了他们留给我们后世,同时也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曾经坚守过的,最好证明。”
“而到了公元792年,北庭的失陷,也预示着此刻的安西军,连最后的友军也没有了。
他们,彻底的孤立无援,从此,再无消息传回长安。”
“唯有唐代高僧悟空,在公元788年至7年间,自天竺返回大唐后,写下的回忆录中提到,他路过安西时,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