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刘三吾本着一切为了朱元璋统治的思路,对《孟子》大刀阔斧地进行修改,删去将近一半内容之后辑成了一本书,名叫《孟子节文》。
此书成后,朱元璋又下了旨意,规定此书下发全国州县作为科举标准教科书,而且以后科举取士命题,如果牵涉到《孟子》,只允许从《孟子节文》当中去找材料,至于被删掉的八十五篇,科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
可以说,这等于变相地把孟子那些不讨喜的话用科举给过滤掉了。
作为典型的南方文人,刘三吾推崇程朱理学,而反对《孟子》之中的许多“正论”,因此在删减《孟子》一书的事情上,他完成的极为用心。
在他的删减修改下,《孟子》一书变得面目全非,而这也是他此生以为自己最大的成就。
不仅如此,在去年的时候,刘三吾又在朱允炆要求完善下《大明律》,并主动依据自己所喜欢的《礼经》进行《大明律》的修订。
在南方士子看来,刘三吾修的这些书十分贴合他们治学理念,因此大为吹捧。
反倒是北方文人对于被修改的面目全非的诸多文章义愤填膺,对刘三吾多有攻击。
这些攻击,都被刘三吾所记下,而这次他作为主考,自然想要给北方人一些颜色看看。
当然,如果只是个人情感,那还不足以推动他去做这件事,不过伴随着南方富户被朱元璋强行迁至京师,这样的怨气开始形成危机感。
这样的危机感,在入冬后紫禁城中传出朱元璋身体不好的消息后,渐渐转变为了谋划和爆发。
“此次会试,老夫定当会以圣贤之典意命题,好考校天下士子对典籍理解,以此为朝廷筛选出真正的千里驹!”
刘三吾的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