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蒙古这些事情都得耽搁。
不过如果下东洋没能带回足够的利润,那恐怕庙堂之上的人会群起而攻,自己还得为老二托底。
“俺知道了,还有什么事吗?”
朱棣回应众人,其中工部尚书黄福闻言也走上前一步:“启奏陛下,臣已经前往松江府探查情况。”
“若是要疏通吴淞江与黄浦江,所调动人力不下于二十万,耗费钱粮不下百万。”
“该花的得花。”面对黄福的担忧,朱棣一句话便敲定了吴淞水患的梳理事宜。
见状,群臣也纷纷作揖回礼,而后退出了武英殿内。
待他们走后,东宫那边的奏疏也送了过来,叠成厚厚一堆,足有上百份。
瞧着这些奏疏,朱棣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老二昨夜处理的?”
“回陛下,是昨夜处理的。”亦失哈回应,朱棣闻言便劝慰道:
“你回去后转告老二,让他别太操劳。”
“奴婢领谕……”亦失哈应下,随后退出了武英殿内。
倒是在朱棣关心朱高煦的时候,还算精力充沛的朱高煦则是前往了龙江船厂,来围观大船的下水。
“开闸放水!”
龙江船厂内,当开闸放水声传来,一道道人高的水闸被打开,江水开始涌入船坞之中。
在那船坞四周围满了人,朱高煦也是其中一员,而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眼前的那艘大船上。
这艘大船长十八丈四尺,宽三丈二尺,水线十四丈七尺,吃水一丈五尺,主桅高十二丈,用料五千,用工两千六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