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日庙堂之上贵州的事情你听到了吧,有了解吗?”
“听到了,臣这些年一直与四川的学子通信,去年陛下有意在贵州设置三司的时候,臣便已经关注贵州了。”孙铖回答道。
“朝臣们说贵州口数不下四百万,而朝廷则是要迁移贵州百姓外出。”
“臣以为,迁出容易,迁入困难。”孙铖继续道:
“从贵州山区迁徙百姓前往四川,开垦两宋时的荒地,这很容易,但只是如此,还不足以改变贵州情况。”
“贵州的情况,依旧是少民多而汉民寡,没有足够的汉民支撑当地卫所。”
“因此臣觉得,殿下想说的,莫不是迁移百姓进入贵州?”
孙铖很早就关注了自家殿下的移民政策,尤其是将靖难罪臣扩大并迁徙云南滇西一带的事情,更是朱高煦移民手段的高明一棋。
南北榜分卷中,中卷为什么反对的人少,多是以反对北卷居多?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滇西的那批靖难罪臣吗?
朱高煦给了这群罪臣子孙科举的机会,而这些罪臣大部分与现在庙堂上的群臣沾亲带故,可以说中卷完全有利于这群滇西罪民。
事实也是如此,上次的科举中,中卷三十名进士里,有十四名来自云南,十名来自四川,交趾与广西各有三名。
在云南的十六名进士里,又有十二名分别由大理、永昌、南甸、陇川四个府均分。
如果仔细去查,这十二人基本都是靖难罪臣的后人。
他们中了进士后,全家脱了罪籍,如今已经在南京安家了。
不过罪籍并非那么好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