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孩子已经起床,连忙加快脚步。
“您慢点,路上有冰!”
少年郎着急的叫嚷着,好在妇女没有摔倒,而是拿着一份信递到了少年郎手中:“二郎,你快帮我看看,你大哥写了什么。”
“我们进屋看,在外面都快冻僵了。”
少年郎扶着妇女入了院子,关好门后才进入了主屋。
如今的渤海可以说是关外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各地都开采有煤炭、矿石。
加上木柴资源丰富,因此在官府帮忙修建集镇后,所有集镇与农村不管是用夯土修建的院子,还是混凝土修建的院子,基本上主屋和两间耳房都有单独的火道与火墙。
扶着母亲进入主屋后,少年郎出来将火道打开,丢出七八根木柴后才合上走回了屋里。
屋里,他的母亲坐在正厅主位,主位放着一块灵位,灵位前有工匠打造的桌椅板凳。
就这些桌椅板凳的质量与木料来看,少年郎家条件显然要比普通人家要好,而事实也是如此的。
少年郎名叫张渤海,主位背后的灵位就是他的父亲张九郎。
张九郎是山东人,在渤海军打下登州城后入伍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大头兵。
靖难结束后,他虽然没有立功,但还是被拔擢为小旗官。
他的死并不壮烈,因为他是死在永乐二年的海上运粮任务中,但即便如此,张渤海他们一家还是得到了应该有的抚恤田和抚恤钱粮。
由于当时正值山东百姓集体北迁辽东、渤海,加上他的母亲张王氏也算是烈属,因此便被迁往了渤海。
他们被分配到了安东城,但安东城当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