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王李恪,在遥远的凉州,热火朝天地,为太子的大业,编练着“新军”
之时。
长安城,那个本该是全天下,最瞩目的权力中心,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的……“寂寞”
。
太子李承乾离开了长安,不再频繁地上奏,那些足以,让朝堂为之震动的“新政令”
。
他只是,每日都待在,他那新的凉州西征军中。
或是与马周,一同改良着“新式”
的印刷机器。
或是与,那个同样沉迷于“格物”
的李恪一起编练新军。
而他最大的“对手”
,晋王李治,也同样,将自己的“仁孝”
与“低调”
,扮演到了极致。
他每日按时入主东宫,处理那些,由太子“下放”
给他的,繁杂的日常政务。
将长安城的“基建”
工程,管理得井井有条。
国库的账目,梳理得清清楚楚。
对所有太子留下的“旧臣”
,都礼遇有加,从不安插自己的亲信。
他那副“兢兢业业,毫无私心”
的“贤王”
模样,让朝堂之上,许多本还对他心存芥蒂的“太子党”
官员(如戴胄)都渐渐地,放下了戒心。
甚至,连远在甘露殿的李世民,在看到,自己这两个儿子,终于学会了“和睦相处,分工合作”
之后,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欣慰。
他觉得这或许才是他,最理想中的雏形?
——太子负责,开拓未来,仰望星空。
——而晋王则负责守护当下,脚踏实地。
兄弟二人一“奇”
一“正”
,相得益彰。
然而,所有的人,都低估了,晋王李治那隐藏在“仁孝”
面具之下,如同深渊般,不可测度的……城府。
也低估了,一直在他身边,看似只是一个,普通侍女的武顺,那如同,毒蛇般,致命的……智慧。
这一日,晋王府书房。
李治,正批阅着一份,关于“晋王书坊”
,最新的销售报告。
“殿下。”
武顺在一旁,轻声禀报道。
“……自,我等推出,那售价仅为十文钱的《论语注疏》之后。”
“半月之内,已在关中地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