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不过,在全盘是否融洽、关键节点是否稳固这些方面的理解上,方舟、泽田弘树先后出了问题。
电脑里,方舟最先奶声奶气地开启十万个为什么。
“主人,为什么用水作为节点的时候,结构反而会变得稳固?”
“因为叠加在上层的数据没有土属性,而下层有金属性做基底,从五行生克来说,水在这个节点就是稳固的……”
“那为什么在下层数据继续加入金属性的结构之后,节点又变得不稳定了?”
“因为整体结构的五行失衡了……”
池非迟试着让方舟把阴阳五行生成画面来理解,试着让方舟理解平衡与失衡的关键,可惜,方舟能生成池非迟所说的画面,却还是很难理解什么叫平衡。
很快,池非迟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对于平衡、失衡的把握,根源在于自身在自然中的感觉,比如,某个地方下着细雨、又有一些阳光,或许就会让一些人感到舒服,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就是融洽、平衡,而方舟本身无法对金木水火土所对应的事物产生感觉,也就很难进一步去感受所谓的平衡与失衡。
方舟能理解的平衡,是数据上的平衡,但他所想表达的平衡,数据不一定完全平衡,其中包含的抽象概念,已经超出了方舟的理解范畴。
发现问题难以解决,池非迟就只让方舟保留了数据计算的公式,避免方舟因理解错误而出现数据混乱。
对于平衡与失衡,泽田弘树倒是能感受到一点,不过只有在池非迟引导后,才能将一部分结构感受得清晰一些,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有时会感受模糊,有时则完全无感。
池非迟带着泽田弘树感受了几个例子,又和泽田弘树停下来总结经验。
“你多感受生活中的事物,或许可以加强这种感觉,”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