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提出工商业败坏民风道德,让百姓都想着投机渔利,而不是从事农耕。
这样会导致国家粮食的短缺,动摇国家根本。
这些论点也是陈词滥调了,核心论点和六月三日的文章差不多。
但是申时行看到文章后一排署名,脸色也难看起来。
这些是陕西、河南、湖广三省的贤良文学签名,也就是说他们在报纸上公开签名支持这篇文章!
糟了!
申时行站起来说道:
“从户籍之争变成了农商之争,这样吵下去可是要动到国本了啊!”
王锡爵也脸色难看的说道:
“汝默兄,如果只是农商之争倒也没什么,这个问题千百年也没吵出什么结果,就怕那《新乐府报》再刊文反击。”
“这样争下去,就要和国初南北之争一样了。”
这下子申时行的脸色就彻底变了。
申时行明白王锡爵的意思。
国初的南北之争,并没有因为南北榜的事件彻底解决,反而演化成了新的矛盾。
问题逐渐演化为新的南北之争,也就是东南沿海省份和内陆省份之争。
而大明有关海禁政策的争论,正是这种争斗的外部表现。
王锡爵又说道:
“明日灵济宫大会闭幕,陛下要亲临会场,如何再将这个话题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