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北方边疆问题后,现在轮到户部了。
首先是货币问题。
登莱铸币局发行的货币已经在京师流通,但是货币总量还远远不够。
按照苏泽的测算,在保持现在铸币速度的前提下,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银元和黄铜币才能覆盖主要城市。
而要让新币在整个大明流通起来,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对于这点,苏泽也没办法。
铸币也不是光有工坊就可以的,登莱港口贸易量就这么大,流入的白银也就这么多,想要多铸币也没有材料。
想要加快这个速度,除非大明占据一座超级银矿,再升级到蒸汽机铸币才行。
不过苏泽倒是并不着急,货币这东西本身就是建立在信用上的。
而大明官府的信用,如果强行推动反而适得其反,慢慢发行货币反倒是更加稳妥的办法。
其次是税收问题。
货币没有普及流通,现在也没有实行一条鞭法的基础,征收工商税也需要一支能够对商人征税的专业官僚群体,这些也都没到时候。
但是在这些改革之前,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事情。
苏泽走到书桌前,提起笔写下了这份准备已久的奏疏。
《请修隆庆会计录疏》。
任何有关财政的改革,第一步都是要搞清楚有多少家底。
历史上,在张居正推动一条鞭法前,就组织编写了《万历会计录》。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