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事务才会共同商议票拟意见。
寻常的事务,一般只要一名阁臣票拟就可以送入司礼监了。
但是高拱显然不喜欢这种方便首辅摸鱼的制度。
高拱要求所有的奏疏都要经过他的手,他认为重要的奏疏会拿出来一起讨论,再由内阁尽量形成共同意见上报。
只有内阁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才分别票拟上报。
对于高拱这种明显带有集权性质的改革,三辅赵贞吉也抱怨过几句,但是次辅张居正却没有跳出来唱反调。
高拱虽然想要集权,但是户部的事务专业性太强,还真不是高拱就能搞定的。
很多事情最后还是张居正的意见占据上风,形成内阁共同意见。
张居正也冷眼旁观,他知道抱怨最大的是司礼监。
以往阁臣有意见分歧,司礼监就有插手的机会。
利用阁臣的分歧,司礼监就可以以近臣身份,向皇帝施加影响力。
现在内阁尽量形成一致意见,那司礼监就没有太多空间了。
总不能司礼监要公开和阁臣打擂台吧?
上一个这么做的司礼监叫“八虎”,八虎之首刘瑾的下场是凌迟处死。
所以张居正没有跳出来反对,他等着司礼监积攒对高拱的怨气。
苏泽的奏疏送到以后,高拱专门拿着苏泽的奏疏开了小会。
这次阁臣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对声,报备在京房产确实是有利吏治的事情,在场的重臣也不忌讳报备自己的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