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初以来,国子监的教育水平下降,很多举人都不愿意入监学习。
但是这是对举人来说,对于国子监预科生来说,这些五经博士已经是他们原本这辈子都接触不到的良师了。
让沈鲤意外的是,本以为这些五经博士会有怨言,可没想到这些五经博士们却很乐意去教预科生。
胡伦就是这样一名五经博士。
原本国子监中,监生嫌弃五经博士教学水平低,捐钱进国子监的更不会去听课。
这些五经博士授课,也就是按时上课讲课,讲完课就走。
胡伦想起自己第一次给预科生上课,面对课堂中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自己上完课后,那些围着自己答疑的学生,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些国子监预科生是地方学政推荐上来的,本来胡伦还担心这些寒门学子基础不好。
但是很快胡伦就发现,基础不好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这帮学子的求学之心。
老师和学生也是互相感染的。
胡伦幼年家贫,也知道读书不容易。
面对这些同样出身的寒门子弟,胡伦也拿出了热情,还专门拿出课余时间给学生答疑补课。
胡伦甚至还仿照《送东阳马生序》,给自己的学生写了一篇劝学的文章。
这篇文章胡伦用了真情,写出了自己少时求学的不容易,又对在场预科生提出了未来期许,写完以后胡伦又在课堂上念了一遍,让课上的学生都感动不已。
等着下课的时候,名叫孙文启的预科生找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