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友弟恭’x‘父慈子孝’的李二。
他就怕朝堂也变的风气不正!
真要变成那种歪风邪气的大乱斗朝堂。
立下‘玄武门继承法’的李二。
这‘开门祖师’的名头就摘不下去了。
罪魁祸首了属于是……
朱允炆:对对对!都怪李二!
朱棣:对对对!都怪李二!
朱老八:对对对对对!
李二:???
好好好!都怪朕是吧!?
那可别怪朕开启‘真棺’之治了!
话说回来,还好段纶敢于扛事儿。
他这担子一扛。
在李二心里就已经过了关。
严重的处罚肯定是不会再有。
顺领导的心意走,大麻烦也会变成小麻烦。
小麻烦不用你说,领导自然会替你抹去。
抚摸龙案上裱好的两幅字卷,李二皱起眉头。
李君羡一看就知道。
这位李二陛下是在想,要怎么处理此事。
毕竟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
世家借此机会整活儿,那可就不妙了。
对于渭水之盟,李二可是恨到了心底!
那块屈辱的石头,已经压的他这个天策上将很不爽了!
这时候可不能让世家找麻烦。
李二有很多事要做。
除了把颉利来长安展示舞姿的事儿提上日程。
李二现在还面临一个巨大的麻烦!
“报!!!淮南道六百里加急!”
正琢磨怎么处理工部的李二。
一听六百里加急,眼神当时就变了!
那股久经沙场的气场,瞬间布满整座大殿!
一般来说。
像外族入侵边关,境内有人造反什么的。
都会用八百里加急传信。
毕竟情况紧急,危及大唐安全。
消息能早到一刻是一刻。
而低一级的六百里加急,也并不简单!
六百里加急作为紧急战报次一等的传信方式。
一般只有当地大员和掌兵将军拥有传信的权利。
毕竟长途传信比较费马。
马可是珍贵的战略物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