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出征,必定劳民伤财,所以才无限制的往後推。
到後面魏徵死了之後,压在李世民头顶上的那一块石板彻底消除,李世民征战高句丽的心也日渐膨胀,才有了後来高句丽之战。
而这一战,变成了李世民在晚年时最为懊悔的一件事情。
战争上李世民的确是胜了,打得高句丽一辈子称臣,确实是把他给打怕了,但是胜得并不彻底。
战无不胜的大唐在高句丽吃了不少的亏,但是最终结果依旧是战胜了高句丽。但对於大唐来讲这场战并不是那麽好。
收获远远小於本次在高句丽之战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
後期李世民到了晚年的时候,回顾自己一生,觉得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就是征战高句丽。
但是现在不同往日。
留下高句丽就是给大唐埋下祸根,而此时李世民已经获得了几百年的寿元。
如今寿元在延长,助长李世民在看所有问题的时候幅度都开始拉宽了,就算此时不出兵,熬也能把他高句丽给熬死,寿元的增加让李世民的心也变得不急躁了起来。
漫漫的历史岁月,留着相关的对手要好好地玩!
更主要的是在看到天幕以及赵匡胤身边的乌金火炮,并且勒令大唐的工部和孙思邈发现火药之人两者共同合体,酿造出了大唐火炮。
虽然实力远不如大明末年赵匡胤手里的乌金火炮,但对付并无任何火热武器的高句丽来说,足够用了。
有了大唐火炮之後征战高句丽,那将是无所匹敌,拿下他们势如破竹。
就连魏徵在得知李世民想要征战高句丽的时候,都没有提出反对……
因为现在正是最好时节,目前是大唐兵力最为强悍,实力最为强盛而且李世民正值壮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