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如此重要的职责。”
果然。
是来推託此任的。
见皇帝不说话,张维贤只能硬著头皮继续说下去:
“昔日汉武帝派遣绣衣直指使者,必定选用郅都、张汤这等刚正不阿之臣;唐太宗任命御史巡按,多选拔魏徵、马周这般明察秋毫之士。如今圣朝要肃清贪腐,理应选用耿直敢言之臣。像都察院的诸位大人,个个风骨凛然,正適合担此重任。
微臣不过一介武夫,向来缺乏文墨之才,更不懂刑名律法。若是勉强担任此职,只怕会像盲人辨色、聋子听音,非但不能为陛下分忧,反而会耽误朝廷清明之治。”
张维贤侧目偷视之,皇帝依旧面不改色,没有说话的意思。
他此刻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继续说道:
“微臣世代蒙受皇恩,惭愧地位居公爵之列,理当效仿卫青、霍去病镇守边疆,学习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叛乱。骑马射箭、征战沙场才是臣的本职。至於查办贪官污吏、纠正政务过失,实在不是臣所能胜任的。
恳请陛下另选贤能之士担此重任,臣甘愿持戟护卫、隨侍左右,以尽犬马之劳!”
朱由校见张维贤跪伏在地,屁股撅得老高,打趣问道:“说完了”
“啊”
跪伏著的英国公张维贤没想到皇帝居然是这个回答。
“臣的意思是...”
张维贤话没说完,就被朱由校打断了。
“朕知道你的意思,然则朕信重之人,可有多少国公乃功勋之后,朕如若连你都不能託付,大明朝还能託付与谁”
皇帝打感情牌,谁受得了
张维贤只得说道:“臣定然竭尽所能,然则,就怕误了陛下的大事。”
“你愿意担起重任,朕很欣慰。”
从朱由校自乾清宫走出来的那一日,张维贤便已经和大明皇帝绑定了。
或者说...
大明勛贵,本就与大明皇帝是一体的。
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后,勛贵日益衰微,如今也就只有英国公一脉尚还有些影响力,其余公爵家族,基本上都快退出权力中心了。
勛贵自然不想做吉祥物,也想要有些影响力。
对於皇帝拋来的橄欖枝,他自然是想要接的。
但扩充影响力是一回事,自己几斤几两,张维贤还是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