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发中旨,正是要试探这些臣僚的反应。
都察院今日上諫的奏章都没有几本,看来,群臣之中,心並不齐。
便是东林党人里面,也非铁板一块。
分化瓦解,或擢或黜,朱由校心中已有定计。
屠龙术在手,这大明朕还不信治理不好了!
...
慈庆宫离文渊阁不过数百米,方从哲急匆匆而至,进入端本堂便要拜见。
“阁老无须多礼,赐座。”
方从哲在將六科封驳署名送至慈庆宫的时候,以他对新君的了解,便知晓皇城之中,恐有血光之灾。
本就想要前来劝諫新君,莫要大开杀戒。
然而进入端本堂,新君似乎並未他所想一般龙顏大怒。
方从哲小心翼翼坐在小凳之上,开口说道:“陛下容稟:
这些言官虽然狂妄悖逆,確实该当严惩。但正值先帝大丧期间,若在朝堂上大开杀戒,恐怕会有损陛下仁孝的圣名。当年武宗皇帝南巡受阻,杖毙劝諫大臣,至今仍被史书詬病。恳请陛下效法世宗皇帝的明断,暂且息怒,以安定群臣之心。”
“朕何时说要严惩科臣了”
朱由校轻笑一声说道:“朕冲龄,骤发中旨,不知竟与祖制有违,今唤阁老前来,便是让阁老按照规制,內阁票擬奏章,发往六科署案抄发。”
啊
不是。
方从哲被震得七荤八素。
感情陛下你发中旨,是个意外
方从哲转向一边侍立的魏朝,满眼都是疑惑之色。
魏朝表面镇定,其实內心早已风起云涌。
中旨要害,咱家早已经与陛下言明了。
怎么陛下在这个时候装起糊涂来了。
方从哲很快想透了关节。
陛下如此早慧,城府深沉,必不可能不知中旨的意味。
但他依旧要发,並且捡著东林党人不想要发生的事情去发这个中旨。
东林党人要罢免熊廷弼,推举袁应泰,陛下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恐怕,就是要六科驳回中旨。
或者说,试一试臣子们的態度。
陛下要的不是中旨通过,而是试探。
我明白了!
我全明白了!
方从哲倒吸一口冷气,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