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杨涟是清廉,然而...
同党中人,屁股能说乾净,实在是没有几个。
你是死贫道不死道友,我们怎么办
如今见杨涟对此事不肯罢休,有將事情闹大的意思。
周朝瑞总有一种心慌慌的感觉。
鬼知道陛下要拿这个做什么文章
“新君御极,若是连样都没打好,日后难以斧正。”
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若是形成了,要改就难了。
周朝瑞眼珠一转,说道:“当下之事,斧正陛下所为,不是最紧要的,当务之急,乃是罢免方从哲。”
周朝瑞循循善诱,说道:“若是当朝內阁首辅是一个清流敢言,敢得罪君上的人,陛下的中旨,又如何能过得了內阁方从哲尸位內阁,致使陛下可以肆意乱来,只有先扳倒了方从哲,我大明才会好起来。”
“这...”
见杨涟有意动之色,周朝瑞趁热打铁,言道:“陛下毕竟方才登基,欲掌权,欲处国事,此皆人之常情,我等此刻过度触怒,反而招致雷霆之怒,不若放开手去,让陛下知晓国事之难,出了紕漏,日后大明朝自然要倚重我们了。”
譬若陛下力挺熊廷弼,而辽东局势依旧改观不了,反而愈加糜烂。
那陛下你就错了,日后得听我们的话了。
“此绥靖之策罢了。”
国事之重,岂容新君胡来
这是在拿大明朝的万方百姓开玩笑!
“还请文孺稍加忍耐,待倒方之后,內阁首辅更换有能之人,再行正道,岂非事半功倍”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著。
现在他们这些小角色,如何承担得起陛下的雷霆之怒
“罢了罢了。”
杨涟颇有些意兴萧瑟的摇了摇头,嘆道:“我终究不是海刚峰啊!”
...
之后数日,除了弹劾方从哲的奏章越来越多之外,紫禁城中皆无事发生。
泰昌元年九月十五日。
卯时一刻。
紫禁城外,此刻还一片漆黑,天上甚至还能看见星辰与圆月悬空。
距离朱常洛移灵尚有七日。
慈庆宫正殿,朱由校接见了成国公朱纯臣。
朱纯臣是明代开国功臣朱能后裔。朱能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永乐四年封成国公,世袭罔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