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其中有三十万两,是那些不长眼的蠹虫隱瞒不报的,主要是那些字画古董,各个价值千金,至於其他一百二十万两,则是晋商、徽商、闽商、鲁商...为求活命,主动送来的孝敬。”
这个时代,官商勾结,已是常態。
此番抄家定罪,拔出萝卜带出泥,扯出了不少商贾。
对清流官员不好处理,对你们这些士农工商中最底层的,还不好下手
这些人自然是被魏忠贤狠狠压榨。
而朱由校对这些事情自然也是门清。
那些官员虽然贪污受贿,但抄家所得合起来也不至於有六十万两
这里面,估计有很多是锦衣卫吐出来的钱財。
为的,便是迎逢上意,討得他的欢心。
而商贾的钱財,恐怕也不是自愿,而是被迫。
但...
只要惹不出乱子,不乱了大局,朱由校都不会追究。
他重用魏忠贤的其中一个原因,何尝不是因为要敛財呢
他可不想成为崇禎。
崇禎十七年,为应对李自成大军压境,崇禎下令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捐餉。
儘管规定“以三万为上等”,但最终仅募集20万两白银,远不足以缓解军餉危机。
他那愚蠢的欧豆豆朱由检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將大明皇帝的脸给丟尽了。
是那些人没钱吗
不!
他们一个个肚满肠肥,每日挥金如土,只是不为国而已。
大明养士两百多年,换来的却是一群不顾国家、自私自利的蛀虫,文臣们可不在乎头上的主子是谁,因为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他们始终能高居庙堂之上。
是故有恃无恐。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从他们手中搜刮出七千多万两银子,与此相比,崇禎筹集的那二十万两简直就是个笑话。
可惜他是大明这艘破船的掌舵者,不然,真想狠狠拷打手底下的这帮勛贵、贪官。
如此一来,我辽东还会缺经费
賑灾款还会没有
只是,这些人和他是一伙的,他这个皇帝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他可不想在乾清宫睡得好好的,被宫女勒脖子。
当然。
该处理还是要处理。
一下子全部处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分批处理,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