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去带兵打仗,那结果可想而知。
“其四...”
....
张之极洋洋洒洒,竟说了八条京营弊端。
朱由校听完之后,心中略微沉重。
京营问题,其实就是大明体质腐化的直接体现。
要想整治京营,要动的利益有点多。
事关兵权,容不得朱由校不小心。
他沉吟片刻,问道:“若朕要整肃京营,你有什么建议”
张之极早就知晓皇帝有整肃京营之心。
实际上,只要上位的皇帝,都有这个想法。
譬如正德皇帝,便通过重用边將,调宣府总兵江彬入京,统领四镇边军(宣府、大同、延绥、辽东)组建“外四家”,与京营混编,引入实战经验。
並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將军总兵官”,亲赴宣府、大同督战,提振京营士气,掌控京营,清洗庸將。
一度效果不错。
世宗皇帝,神宗皇帝,皆有整顿京营之举。
就不知道陛下要学谁。
张之极深吸一口气,袖中手指掐得发白:
“卑职有三策可徐徐图之。其一,令兵部与锦衣卫合查军籍,以实发餉银之数为饵,许虚报者自首减罪,抗命者连坐追赃;
其二,於西山设新军营,选良家子另练精兵,待其成军再逐步裁汰旧营;
其三,派文官巡视京营,弹劾贪腐將领!“
不过,张之极也知晓此事非常敏感与危险。
他撩袍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然京营牵涉二十六卫所、七十三勋爵,若操切行事,恐重演正德年间边军譁变之祸啊!“
事关兵权,当慎之又慎。
这是要砸人饭碗的事情,自然要往最坏的方面去想。
“京营战斗力低下,朕心忧国家啊!”
练卒必先除积弊。
京营这块烂疮若是不拔除了,京营兵卒的战斗力,就绝对好不了。
而且,他这个皇帝,急需要一支能打胜仗,服从指挥的军队,能为他改革撑腰。
但要拔除,得手中有兵才行。
朱由校眼神闪烁,心中却已经是有计策了。
“陛下,此事需要徐徐图之。”张之极在一边说道。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朕如何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