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圣断革弊,重振皇权
何为榜下捉婿
“榜下捉婿”乃科举时代一桩荒唐却盛行的风俗。
每逢春闹放榜之日,京城豪门权贵便如嗅得血腥的豺狼,早早遣家丁僕役將贡院围得水泄不通。
待那金榜高悬,新科进士姓名甫一现世,眾家丁便如饿虎扑食,蜂拥而上,將那些年轻俊彦强拉硬拽至府中,不由分说便塞上红袍乌纱,逼其与自家千金拜堂成亲。
此等“捉婿”之风,竟连已婚进士亦难倖免。
权贵们哪管什么“糟糠之妻不下堂”
只需轻飘飘一句“休书已替你擬好”,再奉上满箱金银为“聘礼”,便教那寒窗苦读的士子,
转眼成了朱门绣户的东床快婿。
试想:
一边是勛贵府邸的如美眷、泼天富贵,一边是家乡荆釵布裙的结髮之妻。
当青云之路与旧日情义狭路相逢,多少“陈世美”便在这红烛高照的喜堂里应运而生
至於为何权贵们如此急不可耐,抢著抓婿。
究其根源,无非“利益”二字。
其一,进士乃官场青云梯。
一朝金榜题名,便意味著踏入仕途快车道。
明朝进士出身者,未来或位列九卿,或入阁拜相,权柄煊赫。
豪门若能与之联姻,既可借女婿官声巩固家族地位,又能编织“官商勾结”的利益网络,可谓一本万利。
其二,进士稀缺,竞爭惨烈明朝每科进士仅录二三百人,而京城权贵、富商、勛戚家族林立,僧多粥少。
若拘泥礼数,按部就班提亲,只怕稍一迟疑,良婿便落入他人中。
故而放榜当日,各家唯有撕破脸皮,上演一场“抢婿大战”。
方从哲听闻皇帝那带著几分冷意的质问,心头一紧,连忙躬身答道:
“回稟陛下,这榜下捉婿之事,京城各家確实都在暗中筹备。只是...此事並非本朝首创,前朝便已有此惯例,老臣愚钝,实在不知其中有何不妥之处。“
朱由校闻言,眼中寒光更甚,冷冷地注视著眼前这位內阁首辅,声音中透著几分讥消:“哦
元辅当真不知其中不妥“
殿內一时寂静无声。
方从哲额角渗出细密汗珠,却不敢抬手擦拭。
他心知肚明,满朝文武大多出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