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棋局
杨涟眼神闪烁,心中思绪翻涌。
如今蓟镇的骨架尚在,但这些数字背后,究竟有多少是能战之兵
那些军户是否还保持着先祖的勇武
客兵的粮饷是否足额发放
刘渠这位外来总兵,对麾下将领的控制力又有几分
但杨涟的思绪未能继续,便被马车外面的李鸿基的声音打断了。
“都堂,蓟州城到了。”
“这么快也对。”
杨涟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自通州启程后,他的队伍便如离弦之箭般朝着蓟镇疾驰。
加之他们此行,可是一人三马的。
不过短短数日,蓟州城高大的城墙便已出现在视野之中。
杨涟掀开车帘,近距离看着这座要塞城池。
蓟州城城墙上的垛口错落有致,守城的兵卒穿着单薄的铠甲,在寒风中缩着脖子,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进入蓟州城后,杨涟没有急于前往官驿歇息,而是先派人去召见驻守在三屯营的蓟州总兵刘渠。
趁着等待的间隙,他换上一身便服,带着几名亲信,开始在蓟州城的大街小巷中穿行。
接待他的兵备道王应豸是个须发半白的老头,脸上总是挂着一副和蔼的笑容,可那双小眼睛里却透着精明。
自杨涟入城起,他便寸步不离地跟在身边,嘴里不停地介绍着蓟州城的风土人情,言语间却总是有意无意地试探着杨涟的口风。
“都堂,此次巡查九边,不知陛下可有什么特别的旨意”
王应豸搓着双手,笑呵呵地问道:“咱们蓟镇这些年可是一直尽心尽力地拱卫京师,不敢有丝毫懈怠啊。”
杨涟看了他一眼,心中了然。
这老小子是在打探虚实呢。
皇帝巡查九边的事情,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可关键在于怎么巡,是走个过场,收些孝敬便打道回府,还是要动真格的,从根子里清查积弊,这对蓟镇的大小官员来说,可是天差地别的事情。
若是前者,他们自然是皆大欢喜,好吃好喝地伺候着,送些金银珠宝,便能打发了事。
可若是后者,那就要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了,恐怕少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杨涟不紧不慢地走着,目光扫过路边的店铺和行人,淡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