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部更是因建奴克扣赏赐,早有不满。
咱们若能派人联络,即便不能让他们出兵助我,只要能让他们保持中立、不支援建奴,咱们北线的压力,也会小上许多。”
说到这里,熊廷弼突然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
“可惜啊……如今建奴内部,汉人早已不受重用,甚至被八旗子弟肆意欺压。若是之前,咱们还能策反建奴境内的汉人作为内应,探查军情、扰乱后方,可现在,他们连靠近建奴核心营地的资格都没有,想要借力,难如登天。”
众人闻言,皆沉默不语。
建奴自沈阳兵败后,对汉人愈发猜忌,不仅削减了汉军旗的兵权,还纵容八旗子弟劫掠汉人家产,导致汉人要么奋起反抗,要么被彻底压制。
这种“排斥汉人”的政策,虽让建奴失去了不少可用之才,实力有所下降,却也意外地让其内部变得更加封闭。
明军想要窥探建奴的动向,难度陡增。
就像此次黄台吉暗中筹备攻朝,明军竟是一二十日后才通过细作得知消息,错失了提前准备的最佳时机。
“经略公。”
刘兴祚上前请命。
“察哈尔部那边,末将愿往!林丹汗虽性情桀骜,却也重利,末将定能说服他出兵,与我军夹击建奴!”
熊廷弼看向刘兴祚,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刘兴祚曾在草原生活过,熟悉草原习俗与各部关系,由他出使察哈尔部,再合适不过。
他点了点头,说道:“好!说服林丹汗的任务,便交给你了。你此去,可携带白银万两、绸缎百匹作为礼物,务必让他答应,在我军攻打抚顺、开原时,出兵袭扰建奴后方!”
“末将领命!”
刘兴祚躬身应下,心中已有了初步的出使计划。
“至于内喀尔喀部与科尔沁部”
熊廷弼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谨慎.
“暂时不宜派使者前往。这两部与建奴交往多年,忠诚度尚不清楚,若是贸然派人,恐被他们当作‘投名状’献给建奴,不仅会损失使者,还会暴露咱们的计划,可谓有去无回。”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如先以书信联络,晓以利害,告诉他们,建奴如今已是强弩之末,跟着建奴只会被拖入深渊。
若能与大明合作,日后不仅能获得丰厚赏赐,还能夺回被建奴侵占的土地。先试探他们的态度,再做后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