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长矛与盾牌,组成密集的方阵;骑兵则在车阵两侧游走,随时准备支援。
每当岳托的骑兵冲锋,明军先是以火炮与火铳齐射,密集的弹雨瞬间便能放倒一片骑兵。
若是骑兵侥幸冲到车阵前,又会被步兵的长矛戳得人仰马翻。
即便有少数骑兵突破防线,也会被明军的骑兵围追堵截,难以造成实质伤害。
数日下来,岳托不仅没能击溃明军先锋,反而损失了数百骑兵,连他自己都在一次突袭中被流弹擦伤了手臂。
看着麾下士兵士气低落,岳托心中越发焦躁。
他终于明白,如今的明军,早已不是萨尔浒之战时那般松散,车营步骑的配合,让八旗骑兵的机动性优势荡然无存。
明狗,居然找到了对付他们的办法。
当然
其实也不是找到了办法。
是现在的建奴骑兵,因为要守城,而不得不去啃明军的车阵。
换做之前,面对啃不下的车阵,他们都是远远的避开,利用自己的机动性,去劫掠粮队,或是袭扰后方。
攻其必救。
待车阵慌乱来援,阵型散乱,他们再击而破之。
如今为了守城,反倒将他们束缚起来了。
而陈策这边,却借着这段时间,稳稳地在抚顺城外构筑起了营寨。
他的方法很简单,命士兵在营寨四周浇水,寒风中,水很快冻结成冰,形成一道高达丈余的冰墙。
冰墙内侧再堆积沙袋与木栅,形成双重防护。
营寨四角则构筑起高高的望楼,配备火铳手与斥候,时刻监视抚顺城内的动向。
更妙的是,陈策并未急于攻城,而是采取了“围三缺一”的策略。
他命人在抚顺东、南、北三个方向构筑冰城要塞,阻断城中的粮道与退路,却唯独在西侧留下一道缺口。
这看似疏漏的布置,实则暗藏玄机:
若是城中建州女真守军想要突围,西侧便是唯一的选择,而陈策早已在西侧的山谷中埋下伏兵,只待敌军自投罗网。
若是守军固守不出,围三缺一也能瓦解其斗志,让他们心存侥幸,不愿拼死抵抗。
每当建奴大军出城应战,陈策便摆出车营步骑的完整阵型,后续的步兵源源不断地压境,形成压倒性的兵力优势。
建州女真骑兵冲锋几次后,见无法突破明军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