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发现粮食质量有问题,凡是举报的,都会有奖金。
有问题必然会处理,不会推脱。
陈元庆在老家,也是和春井中学的新校长见了面。
春井中学这些年是发展得相当好。
就高考成绩而言,在全市排在前三,时不时的还能获得文理科市状元。
成绩的背后,是资金上的支持。
现在陈元庆个人是没有往春井中学捐钱了,但春井坊酒业每年都会向春井中学捐钱的。
当然了,春井中学的财务,也是受春井坊酒业的监管。
陈元庆看着拥挤的教室,不由的皱了下眉头:“每个班的学生太多了,有六十人了吧?”
“没到六十,只有五十五人。”
陈元庆:“一个班这么多学生,难怪最近几年春井中学的高考成绩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
大家闻言,都是看向校长。
虽然陈元庆语气平淡,但这话已经差不多和指着鼻子骂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陈元庆对现任校长不满,那他的位置还能坐得稳吗?
“北辰中学那边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一直都定死在35人。春井中学放开一点,也不能超过40人。一个班学生太多,老师根本就教不过来。”
“只能教一部分,其他人是不是就放羊啊?学不学,老师也没有精力去管。”
“都是交了学费的,对于老师不管的这部分学生,公平吗?”
“学校收了学费,就得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任。别光是收钱,又是不想尽责任。”
陈元庆说话挺重的。
几年前,他还需要忍气吞声,和人好生说话。
但现在,情况已经变得大不一样了。
民企的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不仅仅是经济地位,还包括政治地位。
“陈董,对于现在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我们也是早就想要改变了。我们打算将小学和初中部给重新选址建立校区,腾出教室给高中部。”
大家都是看向校长,这事之前的时候倒是有人提过,但没通过。
但现在听校长的意思,就要这么搞了。
对于春井中学,陈元庆本来是不打算过多的管,但实在这几年有点太过分。
陈元庆还继续的说了下兴趣课的事情,要求将兴趣课给搞好。
不能够说把兴趣课时间挪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