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学校里的其他人还是网上的其他人都是陌生人。
梁瑜不觉得自己有多强的讲故事的能力,只是知道的够多够杂,有的信息在接触的时候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的,但当将一件事跟另外一件深层了解过的事或者是规律结合起来,就变得有意思许多。
在陆简行身旁,梁瑜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话说,虽说两个人之间的话题多是梁瑜勾起,但他们就算是走在路上也有安静的时候。只是在接触的最初,会热闹一些,走着走着也会安静下来,然后在没有说话的时候,两人的手牵着。
在学校外面吃了黄焖鸡,他们就各自回了宿舍,梁瑜今天接了一个笔译的单子,是急单,虽然是一千多字,但对方是她的直接客户,得保证质量,1700字的摘要给了780元的价格,100块钱是加急费用,这种稿件400元每千字的。
她手里还有一单是客户两周后需要的培训课件,有两万多字,单价在300元。本来接了这个稿,梁瑜这个月都没打算接笔译稿。倒不是说她有钱不赚,而是人一天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铁人也受不了。梁瑜接笔译稿的事情不会专门给室友说,要是被寝室里的人知道她手头上有一个万字的培训稿,还接急单又得说她工作狂。
培训的课件梁瑜预估需要花费自己35-40个小时,要不是不想损失一个直接客户,梁瑜不会接那个急单的,梁瑜现在基本不做翻译机构的单子,翻译机构给她的价格只有一半,别说四百的单价就是两百的都给不了她。
过了六级后梁瑜也过了二级笔译,聊胜于无嘛。
培训的课件是礼拜六定下的,周日梁瑜一天就翻译了四千。
因为周五要出去玩,这礼拜梁瑜基本别想着出去逛街之类的,课堂、自习室、食堂还有宿舍。
每天梁瑜至少花三个小时在翻译上,这样紧赶慢赶着培训课件的进度完成了一半,公众号那篇双十一的阅读量也是破了五万。公众号每个月梁瑜每天能收到流量主的收益,每个月不太稳定,总的来说每个月在三千块钱以上。
跟真正的流量主比起来,梁瑜的收益不太可观,梁瑜将公众号当成一个输出的、分享的平台,有一份收入就已是不错。梁瑜觉得自己到底是一个俗人,不然也不会在自己的收益没有下降的时候,转战短视频。
如果单纯的只是热爱,在大多数感受到行业衰退的时候,梁瑜也应该坚持下去。而不是开始琢磨别的出路,向别的平台转移。
毕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