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画龙点睛
李志佳在理光的考察持续了两天时间,走马观花看了十来个点,重点考察了几个村,在上坝村,刘志林还闹了个大笑话。
江林涛不但帮着他贷款搞来野猪让他养,而且这一回还从农业厅给他争取回来了资金,刘志林本来是想宰一头野猪来招待他们这些贵客,但是真准备宰杀他却犯难了,叫了村里一群人和的杀猪匠来帮忙杀猪,可是看到野猪那凶样,没人敢去把野猪揪住。
民间有一猪二熊三老虎,意思就是野猪比老虎还厉害,即便是这样圈养的野猪,野『性』也是十足,刘志林不知道怎么宰杀野猪,跑去问镇上畜牧站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也只是知道怎么样养猪,宰杀不是他们的专业,那会知道?
结果猪最后还是没有宰杀成。
虽然没有吃上野猪肉,不过江林涛在这件事情上花费的心思是最多的,在其他很地方,江林涛是尽量的把表现机会让给部里下来的其他扶贫工作组的成员和基层的干部,而在养野猪的事情上,他是当仁不让的亲自进行介绍。
江林涛从野猪的肉营养价值高,野味浓郁等特点,谈到野猪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料,易饲养,是一项低投入、高回报、极小的朝阳产业。
再从目前全国野猪养殖业的稀缺『性』谈到如何打开野猪肉的销路,全国目前养殖野猪的除去已经倒闭的外省那一家,现在安渡恐怕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养殖野猪的地方了,而随着全国禁猎野猪的禁猎令的颁布实施,野生的野猪肉能够进入餐桌上的机会货越来越小,这就给了野猪养殖带来很大的机会。
从野猪养殖的独特『性』谈到野猪产业的市场养殖前景。国内对野猪肉有需求,国际市场上对此也是有不小的需求量的,先打算是立足国内,然后通过加工,打入国际市场。
江林涛的目标是通过和省农大进行合作,进一步在安渡以及理光推广野猪养殖,然后把这个项目申报科技部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从而在全县推动野猪养殖也的发展,形成野猪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带,让野猪养殖成为理光县的支柱特『色』养殖业。
江林涛并没有用豪言壮语,而是以翔实的数据,客观的分析,冷静的思考以及对市场的熟悉和把握,征服了李志佳和廖奇峰,两个人都很清楚,如果真是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带,那对整个理光县农村的发展带动有多么大。
这可以说是这次考察调研的一个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