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他肯定不会表现出来,所以这会,他也只能问问朝臣的意思了。
好在朝臣们也并未让杨安失望,一听杨安这样问,房玄龄立刻便行礼:“启奏陛下,太上皇一直希望我大隋国运昌隆,江山永固,此乃他老人家之夙愿。”
“故而臣以为,太上皇的陵寝可为长陵,取国祚绵长,江山稳定之意,不知陛下觉得如何?”
房玄龄说完便等着杨安决定了,就连长孙无忌,李靖,杜如晦,魏徵他们也都颔首表示赞同。
“长陵?”
但杨安却嘴角抽搐看着房玄龄,很想问问老房,你怎么把明成祖朱老四的陵名给抢了?
可再一想,这事其实也不能怪房玄龄,谁让他朱老四生的晚呢?
一想到此,杨安便沉吟了番,拍板道:“行吧,既然房卿觉得长陵不错,诸位爱卿也没有异议,那么太上皇的陵名就叫长陵。”
“此事内阁需要立即对外公布,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还请陛下放心。”
房玄龄,李靖他们应声,杨安点了点头,随后便对其他人问:“你们呢,你们还有本奏吗?”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听杨安如此说,杜如晦也这才走了出来说道。
“哦?杜卿也有啊,那就说吧。”
杨安笑笑,很显然就是在等杜如晦的奏疏。
而杜如晦,也很快便恭敬说:“启奏陛下,臣提议将科技院研究的民用技术,酌情对外公开。”
“同时,朝廷也可将咱们的蒸汽机与蒸汽机床等东西,以成品形式对外销售,这是臣与诸位内阁所拟定的一份完整章程,还请陛下御览。”
杜如晦说完这话,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奏疏呈给了杨安。
“嗯,很好,杜卿的这个提议很好,利国利民,那就这样定了。”
杨安也在看完了杜如晦的奏疏后,当即颔首说道,使得杜如晦也立刻恭敬行礼:“陛下仁德,臣代天下百姓拜谢陛下。”
“陛下仁德,臣等代百姓拜谢陛下。”
甚至就连长孙无忌他们,此时也都跟着行礼,杨安这才淡淡一笑说:“好了,此事就这样定了,既然内阁已经拟好了章程,就按内阁的章程实施即可。”
“还有事吗?有就继续说。”
杨安说完便打量着所有朝臣了,朝臣们也当即摇头:“没,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