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伴手礼的特色。
下午,翠娥家的院子里热闹起来,五六个老人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碎布、针线,跟着翠娥的婆婆学做布偶。有的缝苹果,有的缝枫叶,还有的缝小竹篮,虽然样式简单,却都透着股乡土气息。王婶也来了,手里拿着刚编好的小竹筐:“我编了些迷你竹筐,能装下布偶,咱们把布偶放进竹筐里,看着更精致!”
这边忙着做文创,另一边,翠红和孙建军也没闲着。民宿里来了一批研学的学生,二十多个孩子跟着老师来体验乡村生活。翠红带着孩子们去河边洗菜,孙建军则教他们用土灶生火做饭。“阿姨,这土灶怎么用啊?”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翠红笑着说:“来,我教你,先把柴放进灶膛,再用火柴点燃,注意别烧到手。”
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有的洗菜,有的烧火,有的帮着切菜,虽然动作笨拙,却都兴致勃勃。到了晚饭时间,孩子们吃着自己做的农家菜,都笑得合不拢嘴。“阿姨,这菜太好吃了!比城里的外卖好吃多了!”一个小女孩说道。翠红听了,心里乐开了花:“以后你们常来,阿姨教你们做更多好吃的。”
晚上,翠娥、翠红、翠仙三个姐妹聚在翠红的民宿院子里,手里拿着白天做好的伴手礼——竹编筐里装着苹果,旁边放着布偶和迷你小竹筐,用红丝带系着,看着别提多精致了。“咱们明天就把这些伴手礼摆在合作社和民宿里,肯定能卖得好。”翠仙高兴地说。
翠娥想起白天婆婆缝布偶的样子,笑着说:“多亏了我娘,不然咱们也想不到做布偶当伴手礼。现在她跟我越来越亲,家里的活儿也愿意帮忙,我这心里真是越来越踏实了。”翠红也跟着说:“我前婆婆昨天还来民宿帮忙打扫卫生,说以后要是忙不过来,她就来帮忙,不用给工钱,就想看着小远好好的。”
周明刚好从镇上回来,听到她们的话,笑着说:“这就是咱们平安村的好处,大家互相帮忙,亲如一家。明天李总公司的人会来拍伴手礼的宣传视频,咱们把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叫来,一起出镜,让更多人看到咱们村的热闹和温暖。”
大家都点头同意,院子里的灯笼亮着,映着姐妹们的笑脸。翠仙看着手里的伴手礼,心里满是感慨——以前她总觉得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寡妇,现在不仅找到了喜欢的人,还能和姐妹们一起做喜欢的事,带着全村人一起赚钱,这样的日子,比她以前想的还要好。
第二天,李总公司的人来了,带着摄像机在村里拍摄。老人们坐在院子里做布偶,孩子们拿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