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骨。”
“妈,我知道。”小零点点头,夹了块排骨给母亲,“我们打算先找三户试种,我和小富去给他们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等收成了再帮他们卖,不赚中间差价。”
母亲这才放下心,笑着说:“这样就好,做人得实在,不能忘了本。”
接下来的日子,小零和小富忙着两件事:一是盯紧花店装修,二是走访愿意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张婶听说能学种花,当即就答应了,还拉着邻居赵嫂一起;李叔也来了,说想把家里的半亩闲田改成大棚。没几天,就凑齐了五户人家。
小零和小富帮着他们翻地、搭棚,还请了县农科院的技术员来指导。张婶学得认真,每次都把注意事项记在本子上,遇到不懂的就来问小零;李叔手巧,还帮着给其他农户修大棚的压膜绳。村里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以前农闲时大家总在家打牌,现在都忙着在大棚里忙活,连孩子们放学后都来帮忙浇水。
正月十五那天,小零和小富的花店终于开业了。店名是小零亲手写的——“姑射山鲜花坊”,木牌上还刻了几朵小小的玫瑰。开业当天,王主任也来了,还带来了“乡村振兴示范店”的牌匾。乡亲们从村里赶来,有的帮着招呼客人,有的给店里送了自家种的蔬菜,热闹得像过年。
花店的生意比预想中还好。附近小区的居民、学校的学生,还有准备结婚的年轻人,都喜欢来这里买花。小零会根据客人的需求推荐鲜花,还教他们怎么养护;小富则忙着联系快递,把花寄到更远的地方。晚上关店后,两人会坐在花架旁,算着当天的收入,规划着合作社的未来。
三月初,合作社的第一批郁金香开花了。张婶的大棚里,粉色的郁金香开得格外鲜艳,小零帮她联系了县城的几家婚庆公司,一下子就卖光了。张婶拿着卖花的钱,激动得眼泪都掉了:“小零啊,谢谢你,这比我出去打工赚得还多!”
看着张婶高兴的样子,小零心里也暖暖的。她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要她往前看,现在她不仅自己往前看了,还带着乡亲们一起往前跑。小富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上:“你看,咱们做到了。”
小零靠在小富的怀里,看着大棚里盛开的郁金香,闻着空气中的花香,心里满是安稳。风从大棚的缝隙里吹进来,带着姑射山的气息,也带着希望的味道。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花要种,更多的路要走,但只要和小富一起,和乡亲们一起,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