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塞着吃食,跑着跟着王平身后:
“知道了,恩公!”
街道上欢声笑语,家院中,热闹一片,大人们饮酒赏月,小孩子们点灯吃果,明月最是有情。
中秋明月,豪门有,贫家也有,极慰人心。
诗会之中,一首《中秋对月》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湄河两岸,这便是诗会以往的惯例,庆州府才子才女之间各种诗社并不少,
每逢节令大型诗会,免不了要出现很多诗词,等到了第二日,经过传诵便会选出最佳的十首诗词,等有书铺编纂成册,便会传唱上一段时间。
而今年一来,因为科举院试,众多才子忙于温习功课,以林子墨张之动在内的几人,足够传诵的质量诗词也比较少。
二来那《中秋对月》质量,实在高绝,以普普通通的的几句话,便写的大气磅礴,以儒家读书人所追求的天下大同,万物博爱的思想实在是太过契合,
让众读书人觉得,今年这其他诗社所做诗词,与《中秋对月》放到一起,实在是贬低了《中秋对月》。
而柳风扬和王平的名字,也记在众书生小姐心头,加之那被众官眷富商所推崇的明月露,明月阁的名头也是越来越大,明月露也一时成为,众官眷名媛互相比较的装扮之物。
而对此事并不知情的王平,听着白掌柜兴冲冲的说着,每日明月阁一经开业,明月露便被销售一空的事,而颇为惋惜。
想着前世那些销售策略,用起来效果十分不错,可到他这,还没有使用东西便被销售一空,王平有些不解。
这明月露究竟是效果太好,还是他宣传太好,这么多购买明月露的人,生意如此火爆,总让王平有些不安。
又是一天过去,白掌柜回到院里算起了账,这一瓶明月露售价高低不等,最低的也有五六百文起步,高的就如那明月宝盒包装的两瓶明月露,售价便高达三百两。
这让不少来购买的人,都望而却步,有那不差钱的富商,想要豪掷百两买上两瓶,可看着周围公子小姐,那眯着眼盯着的眼神,便又讪讪拱手退下。
中秋节已过去了三日,这明月露的用法也逐渐被众人发掘了出来,白掌柜算着每日的收成,这三天下来,每日至少也能有百两银子的纯利润,只是明月阁里所存的备货,眼下并不剩下多少,让白掌柜十分发愁。
“这利润这般大吗?”
王平捏着下巴,皱着眉有些不可思议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