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是越发严密。
为了避嫌,不但庆州城内的官员不得作为考官,而且眼下这些贡院内的考官,都是从京都抽调而来。
不过就算如此,他们想要在短时间内,批阅出几千份试卷,从抽出一千多份合格试卷也绝地易事。
好在只要第一场筛选过后,后面的第二场第三场便会容易许多,考官的压力也会减小不少。
不然这么大的工作量,别说考生紧张的夜不能寐了,就算考官恐怕也吃不消。
贡院。
一处宽敞的厅堂之中,烛火通明。
十余名考官坐在各自的桌前,几人的桌上,都摆放着一摞摞极厚的考卷。
厅堂之内,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文吏们进来进出,搬送整理着几个考官批改之后考卷。
而在考官面前的桌上,几名考官手持朱砂红笔,神色也各不相同。
“读书之人,参加乡试,其字却状如狗爬,不取!”
“卷面不洁,乱涂乱抹,疑似记号,不取!”
“不明内容,瞎填乱写,又望自成一派,不取!”
“一份纸卷,一天考时,竟然只答出了四成不到,堂堂庆州文风鼎盛之地,竟然会有如此多不堪入目之卷。”
“阅卷十余,竟然无一人能答四成以上,呜呼哀哉……”
“一届不如一届矣……”
……
章择官拜礼部郎中,此次受朝廷委派,担任庆州乡试考官一职,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他自己一人便要过四百余份试卷。
第一场综合试,体量颇大,对于考生来说如此,对于考官来说亦然,在他批阅几十份考卷以后,便已觉得有些头昏脑涨。
不过作为朝廷指派的考官,负责一地乡试判卷,又是在庆州这种,刚经历过战争不久的州城,他必须得认真负责起来,因为这事对他来说办好了是政绩,若办不好,仕途之上难免会多上一笔不小的污点。
在心里问候了几句出题大学士以后,又挑了几张疑似标记的试卷,以及字迹过于潦草的试卷,按位置叠放在一起,让文吏过来取走,收拢归档。
他所阅之卷,其中没有一人能答到全部题目的七成以上,只有一人稍微好一些,能达到五成左右,不过那略显潦草的字迹,却让他有些犹豫,最终爱才之心泛起,还是把那张卷留了下来。
对于其他试卷,章择可没有丝毫的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