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刚看到这第二题,王平便有些怀疑的翻了翻卷子,因为这一题考的,便是如何及时控制疫病的。
古代这疫病很难治,而且一旦让其肆虐起来,少则一城多则一州乃至一国,都会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能通过乡试的,都是有朝廷承认的举人身份,而举人便已经有了为官的资格,这并不是一道医学题,考问的便是考生若是作为一方父母官,面对疫病发生时,该如何尽可能将这疫病的风险降到最低,将伤亡人数控制到最小。
这道题与前一道水灾题,息息相关,古人曾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所以这处理疫病的关键,不在于治,而在于防。
还记得几年前,在河县大河村之时,听说隔壁村庄发现了疫病,王平的第一反应,便是驾车夺路而逃,后来虽然依旧又折返回去了,也发现只是有死物落在水源里。
可当时那种纠结忐忑的心情,王平现在想起来,依旧汗毛直立。
而如今让王平怀疑这份题目的缘由,也再简单不过,因为关于防疫之事,他和孙师兄有过一番深切的交流,答起题来,简直不要太轻松。
检查水源,多喝沸水,死物集中隔离放火焚烧,注意隔离,安稳百姓民心,妥善安全安置疫亡者……
等这第二道策论题写完的时候,日头正好来到王平头顶,直悬悬的日光,打在头顶号房的瓦片上,在试卷上留下几个半椭圆的阴影。
此时光线太耀眼,离下午考试结束还一大半时间,王平也不急于这一时,看了一眼最后一道题的题目,将试卷归拢好,从包袱中取出食盒,一边吃一边想了起来。
这最后一道题,题目为《论地方水利兴修与民生保障之策》。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从农田改良,到水利灌溉,若是处理得当,以如今的土地,再多养活几个百姓根本不成问题。
比如宋代的梯田,广圩田一个防止水土流失增大山地利用率,一个增加耕地面积,再加上水利灌溉水渠,使用肥料等方法,尤其是江南等地,田亩年产量上升没有一点问题,若是再种植一些山地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便有又可防止水土流失,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等王平吃完饭,脑中便已经有了关于第三道题的腹稿,看着天边云卷无舒的模样,此时虽是夏日,但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王平伸了伸懒腰,便趴在桌上睡了起来。
下午的时候,王平睡醒,看着字数并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