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中另一处.....
“张淮今夜的表现着实乏善可陈,虽说一切都在规矩之内,却也实在难觅亮点。”
“确实令人始料未及,张相公去年所作的中秋词尚在前十之列,可今日看来,想要名列前茅怕是希望渺茫。”
“吕平此番的作品倒是可圈可点,立意别具一格,令人眼前一亮,堪称难得的上乘之作。”
“所言极是,以他以往的水平,能创作出这般诗词,已属难能可贵。”
中心水榭处,一座格外宽敞的亭子里,几位才子正热烈地品评着今夜的诗词佳作。这几人皆是庆安府中声名远扬的才俊,他们的见解虽不具备绝对的权威性,却极具参考价值。
在他们身旁,一道修长的身影斜倚在水边的栏杆上,手中轻捏着酒杯,仰头凝视着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随后将杯中的酒液一饮而尽,口中喃喃低语:“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子墨兄,今日这是怎么了?为何一直沉默不语?”一位才子抬眼朝某个方向望去,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众人皆知,林子墨是公认的庆州府才名最盛的才子,其诗才卓绝,鲜有人能与之匹敌。今日诗会,除了张之动能与他一争魁首之位,旁人实难望其项背。
单论中秋词的创作,更是鲜有人能与林子墨相提并论。虽说他尚未拿出自己的作品,但在众人心中,这诗会魁首之位,他已十拿九稳。
至于那位传闻中诗才超凡的王解元,众人却知之甚少。一来此人极少参加诗会,很少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展露才华;
二来庆州城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虽听闻出自他手,可毕竟无人亲眼所见,故而对其真实才华究竟如何,也难以确切判断。
至于当下身处的这座淑园之中,在诗词领域,林子墨理应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只是此刻看来,他的情绪似乎并不高涨。
这几人全然不知,自从在鹿鸣宴上见识到那两首乡试诗词后,林子墨对今日的词会问鼎,便没抱多少期待了。
身为被大众普遍认可的庆州府“第一才子”,林子墨自幼在诗词方面就满怀自信,才思灵动。
然而,无人知晓的是,这份自信早在不久前参加鹿鸣宴时就已开始动摇。
若说这事,还得从当年院试时说起,当年他与王平一同参加院试,极为擅长诗赋的他,却让王平夺得了诗赋科第一名。
那时林子墨在府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