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即便认识,此等关乎教化根基、国之命脉的大事,他也不敢轻率托付,稍有不慎,便可能遗祸无穷。
御阶之上,宣帝将王平脸上的难色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他随手拿起御案旁的一本奏折,悠悠道:
“王平啊,你莫非忘了你的授业恩师,柳夫子?”
“陛下,”王平连忙拱手,“恩师自然在列。只是……即便加上恩师,尚缺一位!不知陛下能否……”他抬起头,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替微臣牵个线,搭个桥?”
“剩下一位?”宣帝挑了挑眉,语带调侃,“想让朕替你想办法?”
“陛下圣明!”王平顺杆就爬。
“哈哈!圣明朕认了,”宣帝朗声一笑,随即话锋一转,“可这事,朕顾不上帮你。你且放心,若你实在寻不到合适人选,便去请教柳夫子,他自有决断。”
宣帝莞尔,挥了挥手:
“造纸与印刷二事,你办得极好,于国功莫大焉,朕都记在心里了。”
“行了,若无事,便退下吧。进士分流之期将至,分流一事关乎社稷,责任意义重大,诸事繁杂,朕就不与你多叙了。”
“微臣告退!”
王平躬身行礼,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御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心中了然,旋即转身,步履沉稳地退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