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修于是便把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并借助文房四宝在大案上写写画画,以求更加直观的将自己的想法推销给夜羽辰的革命政府。
而纸上就画着一高一矮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的顶端都画了一根不长的直线,最后,一根斜线将两根垂直的直线相连,待卢老修搁笔,夜羽辰愣是啥意思也没能看懂。
不过经过卢老修三言两语的一番讲解,夜羽辰的目光却越发明亮。
计划一点都不复杂,更不难理解,相对来说称得上简单易懂,是个人都能对计划展开想象。
总之,刨去各种细节不提,卢老修的方案主要就是在山上安全的地方和城池里面分别架设一座类似灯塔那样的高大铁柱子。
然后利用柱子之间的高低落差,系上缆绳,吊上缆车,辅以手摇葫芦和滑轮系统,就可以实现两地之间的人员和装备补充以及轮换。
卢老修得意的说道,“不管是缆绳缆车,还是葫芦滑轮,凡间都早已有之,不过基本都是木质麻制,能够运输的重量实在有限,除了一些特殊场景之外,凡间完全没能把这套东西利用起来,归根结底还是材料问题,现在咱们的高炉不是可以炼制生铁了吗?没说的,全部换成钢制,我想办法再给你们搞个炼钢炉,缆绳钢丝最好还是一体成型,凡间生铁打熟铁的法子太折腾不说,还不可能是个人就会操作,必须是铁匠,累死那俩父子也搞不了,等安上钢缆你们的战士若是实在摇不动,上傀儡也无不可,但老卢我估摸着,最先,最好还是让凡人来摇葫芦以免落人口实。当然,由于负重提高,我估摸着用绞盘代替葫芦或许更好。”
老卢又补充道,“总之问题都不大,不管葫芦还是绞盘,摇不动或者推不动无非就是因为摇杆不够长,只要摇杆的长度管够,理论上,就是把仁德城整个都提起来也不是问题,你们运点人员装备,几千斤最多万把斤的重量那是小菜一碟,而且,若是换成绞盘,便可以利用畜力牵引,你们缺人又不缺牛马,一头牛的力气,可比三五个凡人的力气大多了。”
夜羽辰越听就越是觉得有门儿,也开始发表看法,“妙啊!所谓守不可久,但那是指孤城孤地得不到补充的情况,咱们只需把少量人员留在山上用作轮换补充之用,山下的城池便等于有了援军连绵不断的支持,咱们如今这点人口,从山上捣鼓点吃食出来也是轻而易举,都别说还有大量的牛羊可供应军需,木材更是要多少有多少,敌人想冻死城里的人马同样不作指望,辅以山上的人马将声势尽量弄大,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