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些天天气暖和点,我带着勋贵子弟、士子去踏青,到时候劳烦舅母领着勋贵女眷一道。”
李文忠也凑趣说道,“我一直都是想着曲水流觞,正好舅舅主持科举、又有诗才,便由舅舅来品评,如何?”
朱标紧跟着说道,“我也有这样的心思,要是有一两首佳作,那也是一桩美谈。”
马寻一直都知道朱元璋、马秀英这两口子是顺水推舟的好手,他们教出来的好大儿也是一个擅长借题发挥的人。
踏青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有惯例,不过以往更多的是展示皇恩,稍微有些考评士子的意思。
不过现在既然马寻有文名,那么就要打造出来一个美谈了,彰显大明除了武功之外的文治。
浙东或者江南的那些文官也好好的看一看,大明可不只是他们有文采,国舅爷的诗词目前来看是大明第一!
“那我带着景隆过去。”马寻就招了招手,“景隆,我带你去爬山好不好?”
李景隆立刻摇头,“爷爷不去,我也不去。”
这一下变成大家都在夸奖李景隆孝顺了,李贞一脸的欣慰,还非要说马寻教的好、李景隆才这么孝顺。
朱标笑着看向马寻,“先前舅舅让常茂他们巡视街头,严防学子向官员投稿。只怕是以后不行了,学子们该想着给舅舅投稿了。”
看到马寻一副无语的样子,马秀英是最开心的,“你爹常看不起我马家,我家祖上正经进士出身,即使是遭了难也不改诗书传家的本分。”
朱标连忙说道,“娘,您这说的就不对了,外家一直是爹所钦佩的。娘跟了外公十二年、舅舅跟了外公十年,都学的一身好才学。”
朱标的话让马秀英满意了,骄傲说道,“你外公虽然有些直爽过了头,不过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