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是近乎不理事的国舅呢。
不要说大封功臣的这些勋贵了,就算是一些四品以上的官员,就没一个看起来比马寻轻松的。
下船的马寻骑着马、牵着驴进入京城,立刻看到了邓镇。
这小子坐在马背上,双手抱膀、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在盘问着一个‘书生’。
“舅舅!”邓镇看到马寻非常开心,果断放过倒霉的书生,“这人又是江西的,他是揭傒斯的门生。”
揭傒斯,被称为‘元儒四家’之一,参与修辽、金、宋三史。
马寻就笑着说道,“看着都五六十岁了,你也注意些分寸。”
邓镇满不在乎的说道,“他还自称是江西解元,在蒙元当过小官。前些年正值下太乱、便辞官回家,去年中的解元。”
一时间马寻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皓首穷经也算得上是一种常态。
有些人可能是年少得意,看起来也是读书的种子。只是步入科举之后,屡试不第也是常态,不要说五六十岁的举人、进士了。
有的人终其一生也就是个童生,一辈子都别想中个秀才。
马寻看似是读了一些书,可是让他下场考试,科举的第一关县试肯定都过不了,这就是现实。
马寻看着邓镇,问道,“江西的人多?”
“除了江西的,也就是浙江的了,要不然就是江南各府的。”邓镇就立刻邀功说道,“常茂他们都盯着各个达官显贵的府邸,我盯着城门口,查清楚这些人的来路。”
南方本身就是文风更盛一些,这一点马寻不奇怪。而以科举来说,江南、浙江、江西,现阶段是重点地区。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