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七营抢走的“风头”,不得已只能够拉下脸面。
反正只要他自己不说出来,又没人知道他用了钢七营的情报。
而红军大部队发起的这次进攻,目的是为了拿回演习主角的地位,所以进攻战术设计得格外用心。
表面同时向三个红军阵地发起进攻,实际上只有一路是真的打。
另外两路是佯攻。
负责打掩护的,吸引红军注意力。
并且负责主攻这一路红军,德米特里还玩了一把“不耻下问”,表面上没有说,背地里却偷师钢七营。
把钢七营拿下113高地的那一套,依葫芦画瓢复制过去,略微做了点修改,就堂而皇之的用了起来。
做的修改主要在加强上。
派出了红军最精锐的五个连,分别是摩步团最精锐的四连和八连、坦克团最有战斗经验的猛虎三连,再加两个炮兵连。
组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涵盖步兵、坦克和炮兵的联合作战营。
据德米特里这边得到的战报,钢七营就是先用炮兵炸,然后再用坦克炮轰,最后再是步兵往上冲。
俄军这边在装备上没有那么强,那就用人数上来补充装备上的劣势。
钢七营就上了一个装甲步兵连,那我就用两个步兵连来冲锋;钢七营就一个重炮连,那我就用两个炮兵连顶上。
经过这么一番修改补充,德米特里自认为没有任何问题。
按照传统的战斗方式来分析,再算上特殊的山地丛林地形,经过这么一番调整,看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
毕竟机械化部队在山林中,本身战斗力就会被极大的限制。
再加上凭借着兵力多的优势,还有另外两支红军部队去佯攻蓝军阵地,可以为主攻部队吸引火力。
这可是钢七营绝对做不到,孤军作战的部队没有援军。
因此。
红军总指挥德米特里信心十足,自信这一套作战方案绝对能拿下蓝军高地,
部队才刚刚从营地里出发时,负责主攻的联合作战营就已经准备庆功了。
晚上10点多。
红军派出的三股作战部队,分别抵达指定的作战区域。
三支部队并不是一字排开进攻,而是有计划的分别前往三个区域,彼此之间的间隔都超过了3公里。
目的是为了在发起进攻后,让蓝军部队顾左不顾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