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部队的各个连队,重新在左翼蓝军后方八公里处汇合。
陈军没有急着立马展开行动,而是让部队暂时在这休整十分钟。
越是到了结尾,越要加倍用心。
全营休整十分钟不止能调整状态,主要还是利用这个时间整理最新情报,尽可能把握住蓝军更多的动态。
务必知道左翼蓝军每个连在哪,有什么样的装备配置,还剩下多少兵力等。
掌握的蓝军部队情况越详细,在接下来的最后收网作战中,钢七营就能更加从容,斩获更多的蓝军部队。
特侦连和信息连火力全开,大量情报全部聚集到营部。
最终在情报参谋的汇总整理之下,变成一份份可用的实战数据资料,摆在了陈军和高城等人面前。
掌握了蓝军各连队的情报,陈军安排战术就变得易如反掌。
只需要按部就班,针对性明确分工。
陈军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给红军大部队提供情报,并且严重声明这是高价值的情报。
情报内容是根据钢七营的侦察,蓝军右翼有部队在进行悄悄转移,蓝军的大后方也有大动作,很可能是要在左翼搞事情。
为了以防万一,建议左翼的红军部队暂时停止进攻。
等查明了情况之后,再行定夺。
陈军故意给红军大部队放假消息,就是想骗红军大部队这时候撤回去,免得他们和钢七营抢人头。
如果红军大部队没有被骗,那对钢七营影响也不大。
总之不管有没有用,先搞一手。
信了稳赚,不信也不赔。
首先套路了一首红军指挥部,陈军这才开始部署进攻方案。
最先接到进攻任务的是装甲步兵三连,陈军给他们安排了个最适合的对手,前去干掉距离最近的左翼炮兵营。
炮兵营有着三个连的规模,要想能够短时间内解决,就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去控制。
否则要是让炮兵营有反应时间,及时的用电台通知了左翼其他蓝军连队,肯定会给钢七营造成一定的麻烦。
所以陈军对这收尾战的战术核心,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
要么不打,打就秒杀!
只有不给蓝军任何的反应时间,在瞬息之间就将他们全部摧毁,才能在收尾战中拿到最大的收益。
毕竟这场收尾战要保两个点,和